流沙坠简:一位无名楼兰诗人的呐喊

澎湃新闻
2021-01-22 20:41
摘要

古代西域的箜篌乐手在天文方面,尼雅出土的一件有关占星术的佉卢文文书,有助于了解楼兰人的天文观

大地不曾负我,

须弥山和群山亦不曾负我,

负我者乃忘恩负义的小人,

我渴望追求文学、音乐以及天地间一切知识—

天文学、诗歌创作、舞蹈和绘画,

世界有赖于这些知识。

——尼雅出土佉卢文书(第514号),无名诗人创作

佉卢文木简

一个无名的楼兰诗人在木简上用佉卢文,抒发了自己对知识和真诚性情的热爱。作为东西方交流的丝路重镇,位于罗布泊附近的楼兰汲取各方文化元素,如同琥珀般封存了各种有趣的文物,那么历史上的楼兰人,是如何追求天文学,文学,舞蹈和绘画等知识的呢?

《隋书•音乐志》记西域龟兹乐说:“其歌曲有善善摩尼;解曲有婆伽儿;舞曲有小天,又有疏勒盐。”也就是龟兹乐也吸收了楼兰的音乐元素,考古提供的材料显示,当时楼兰人有演奏琵琶的传统,而汉语“琵笆”来自龟兹语Vipanki。

因为楼兰也是丝路重镇,所以箜篌的声音也曾在楼兰城中回响。箜篌最早出现于古代埃及,称作 Harp (哈卜),始于公元前3000-前2000年间;公元前2000年传入亚述,被亚述人称作 Cank,汉语“箜篌”似与这个亚述语词有关。这种古老的乐器后来经亚述人传入波斯,又从波斯传入中亚和印度。西汉武帝年间,箜篌从西域传入中原,《汉书•郊祀志》、东汉应劭《风俗通》有所记述。

古代西域的箜篌乐手

在天文方面,尼雅出土的一件有关占星术的佉卢文文书,有助于了解楼兰人的天文观:

星宿之首谓之鼠日,这天可以做任何事,万事如意。

星宿日牛日,宜沐浴。吃喝之后,可演奏音乐取乐。

星宿日虎日,宜作战。

星宿日兔日,若逃亡,必能成功,难以寻觅。

星宿日龙日,须忍耐,事事要忍。

星宿日蛇日,百事皆凶。

星宿日马日,宜向东西方向旅行。

星宿日羊日,宜沐浴。

星宿日鸡日,宜裁剪和缝纫衣服被褥。

星宿日猴日,万事如意。

星宿日狗日,来去从迅。

星宿日猪日,宜耕作、播种葡萄园,耕作顺利并能增产。

——565号佉卢文文书

在艺术上,楼兰人明显受到了希腊化文化的吹拂:比如尼雅东汉墓地里出土的丰收女神和丰饶角的织物画,和希腊化时代的丰收女神形象相比,楼兰版本的丰收女神头顶有一轮光圈和背光,这很明显是受到健陀罗艺术影响的结果:

而在雕塑方面,楼兰的木制家具还有家具上的木制纹理,非常类似于古希腊建筑和家具上的植物纹理,但是四朵花瓣的花,在图案中反复出现的特点,是印度艺术中常用的手法;八朵花瓣的荷花图案,无疑源于古代的健陀罗。

虽然时间飞逝千年,但很多古代西域文化元素并没有随着伊斯兰化而消失,它们已经潜移默化的融入了本地文化当中。

编辑 刘桂瑶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