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以来,农业生产“看天吃饭”。珠海市的农业种植户,最怕的就是台风灾害的影响。平沙镇有一名“90后”果农谭洪波,却在台风的打击下愈挫愈勇,如今探索出一条“科学密植”种植火龙果的新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产量,而且有望抵御台风的影响,改变火龙果种植过度依赖天气的状况。
近日,记者来到平沙镇南新社区的珠海雄远农业种植园,探寻谭洪波的“科学密植”。谭洪波介绍,前几年他采用火龙果的传统种植法,一般每株间距0.4米左右,高度1.5米,一遇台风,就全部被刮倒,损失惨重。一直梦想打造火龙果产业链的他经过不断摸索,发现通过增大种植密度,适当矮化植株高度,不仅可以增加产量,还可以提高火龙果的抗台风能力。
记者在现场看见,谭洪波种植的火龙果单柱双排每株间距大约只有0.2米,高度约0.8米,所有植株牢牢固定在横向的铁丝上。“这样一来,每亩种植量由800-1200株提升至3000-4000株。”谭洪波说。“科学密植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其作用主要在于充分发挥土、肥、水、光、气、热的效能,通过调节农作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
谭洪波坦言,“科学密植”法种植火龙果,需要良好的品种和加强日常管理,为此,他们引进了“蜜玄龙”和“黄密龙”这两个抗病能力强、产量高的火龙果品种,保证品质并确保四季挂果。
据了解,雄远农业种植基地占地面积100多亩,该公司致力打造以“火龙果的一生”为主题的火龙果产业链,通过良种、良法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为了拓展市场、同时为周边农户拓宽销售渠道,该公司还致力打造电商平台、直播间,并配套悠闲观光农业设施。该农园还配套设置了农耕体验区20亩,让中小学生前来感受传统农耕文化。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