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星档案:
邓润祥,男,1966年9月出生,1988年入警,现任宝安区看守所管教民警。从警以来,邓润祥获市公安局嘉奖1次,多次获评分局“监管卫士奖”和“优秀管教民警”,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每天穿梭在迷失方向的失足人群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对深圳市宝安区看守所管教民警邓润祥来说,除了管理工作,他更希望为在押人员们点亮一盏盏“心灯”,引导他们回归正途。
与其他管教民警略有不同,邓润祥负责管理病患监室。在日常工作中,他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注意在押人员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每一个收押进来的患病违法犯罪人员,他都要认真了解他们的过去,倾听他们的心声,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
2016年底,一名在押人员因病痛发作,情绪波动较大,甚至有威胁其他在押人员的行为。邓润祥得知情况后,二话不说便只身进入监室,与其一聊就是一个上午。同事们都劝他把人带出来大家一起做工作,也多一份安全保障,但邓润祥没采纳。他觉得作为责任民警,他更了解相关情况,如果人太多,反而容易导致在押人员心理上产生抗拒,不易做通工作。通过一番深入交流,邓润祥终于了解到,原来是该名在押人员觉得家人不理他,感到生活没什么意义,所以有点自暴自弃。了解这一情况后,邓润祥立即联系该在押人员的家人请律师前来会见,做好安抚工作,同时及时将情况汇报上级,对其病情予以积极治疗。通过治疗,该在押人员的病痛得到了控制。当再次和邓润祥促膝长谈后,这名在押人员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类似这样的情况对邓润祥来说是常事,有些情况甚至更复杂,更棘手,但他从不退缩,从不畏惧,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这些患病的在押人员需要有人去教育,去引导,去感化,去关心。如果任其发展,他们今后也许将会被更加边缘化,这对社会和他人都会造成更大的危害。这种结果,不管是对在押人员本人还是他们的家人,以及对这个社会都是不负责任的。
犹如一位辛勤的“园丁”,邓润祥一直用自己的耐心、宽容和无私奉献,为这些将受到法律制裁,却又被病痛折磨的人们作心灵救赎的“引路人”。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