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帮扶共奔小康,宝安残疾人事业阔步向前

宝安日报记者 何柳 通讯员 郭畅元 文/图
2021-01-06 15:36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残疾人是人类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对残疾人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宝安区户籍残疾人在创业就业基地学习面点制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残疾人是人类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对残疾人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冲刺阶段。在“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本报记者走访区残联并采访了多个宝安区残疾人群体,了解到,宝安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他们以顽强的意志、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开拓前进的道路,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典型,他们当中有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的环卫工人、有勤奋敬业的电脑工程师、有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有怀揣梦想自主创业的企业家,还有积极参政议政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的政协委员。他们不怕困难,顽强奋斗,不管出生在哪个年代,都有着一股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奋斗劲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宝安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在奔小康的路上大步向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力,也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他们不屈的精神和为社会作出的贡献感动和鼓舞着千千万万的人。

元旦假期,宝安滨海文化公园里充满着欢声笑语,在人群里寻一寻,其中不乏乘坐轮椅的残障人士。残障人士迈出家门、融入社会、展露欢颜,是宝安区残疾人事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宝安区残疾人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双区”建设,按照区委提出的打造“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目标定位,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残疾人服务体系,采取有力措施推进11大类94项残疾人工作任务。宝安区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实现了人生和事业的梦想,过上了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

回望“十三五”,宝安残疾人事业亮点纷呈:建成综合性“残疾人创业就业服务基地”;在全区开展“康复进社区、服务进家庭”;开展残疾人“按需培训”,做到应学尽学;打造区、街道两级公益共享心理服务平台;制定区级残疾人医疗救助保障办法;打造“互联网+服务定制”残疾儿童家长培训基地。中残联领导两次调研宝安,点赞宝安残联工作有特色有活力。

宝安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十三五”期间,宝安区残联落实困难救助、医疗救助,为残疾人发放特殊困难救助金、住房补助、临时补助、大学生补助等扶助资金;出台区残疾人集中托养扶持办法,采用购买服务方式,切实减轻重度残疾人家庭在赡养、看护等方面的困难,并探索推行社区精神病患者“医养结合”康复模式,建立“四个一”残疾人法律服务体系。

残疾人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宝安区残联立足需求抓培训。围绕市场需求和残疾人培训意愿,精准开展职业花艺、中式面点、西式面点、平面设计、电脑办公软件、人像精修、寻味面点和传统手工艺等培训项目,帮助残疾人通过培训获取一技之长。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有力促进残疾人上岗就业。

大力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

在宝安区首推的“康复进社区、服务进家庭”工作在全市得到推广,服务各类残疾人。兜底保障户籍残疾儿童,确保宝安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服务实现“两个100%”(户籍残疾儿童康复治疗和训练资助率100%,户籍重度残疾儿童居家康复补助率100%)。建立“培训基地+康复机构”的残疾人家长培训模式。以街道、社区为网点,利用“互联网+培训”的模式,做到“一个机构一个康复主题”。转变辅具服务模式,实现辅具适配评估服务“精准化”。对新办证的残疾人实现“三个100%”,即100%开展入户辅具需求评估,100%适配辅具,100%康复指导。

创新谋划开局年 区残疾联列出新年待办清单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区残联全年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五有”为标准,积极践行全周期服务法,构建优质均衡的残疾人服务网络,全面落实残疾人康复、就业、社会救助、特殊教育、无障碍建设工作,努力实现“弱有众扶”目标,让广大残疾人兄弟姐妹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扎实推进学习型支部、服务型支部建设。推进党建引领助残志愿服务。建立宝安区各街道助残志愿者协会,成立党员助残先锋队,壮大助残服务整体合力,形成党群融合助残服务强大效能。

(二)创新谋划宝安区残疾人工作亮点。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先锋样板城区的标准和要求,制订“十四五”残疾人工作重点和目标,纳入区“十四五”规划。逐步优化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救助、无障碍建设工作,形成宝安区残疾人工作新亮点。

(三)推动以“五有”为标准的残疾人服务网络建设。以“有阵地、有队伍、有机制、有活动、有创新”为标准,健全残疾人服务三级网络。

(四)摸索建立“一中心、多站点”服务机制。践行全周期服务法,落实生命周期全程服务、时间周期全程服务,加强残疾人系统化服务。

(五)建设宝安区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宝蓓计划”示范点。

(六)实施残疾人家庭康复计划。以家庭医生为服务实施主体,为残疾人提供建立康复档案、个性化康复服务。

(七)打造残疾人“安心桥”心理服务品牌。设立10个街道心理咨询服务点,搭建线上、线下、电台的心理咨询、倾谈桥梁纽带,开展教育、援助、干预、培养“四大心理服务”。

(八)开展宝安区五佳“自强不息感动人物”评选活动。以第31个“全国助残日”为契机,举行宝安区残联五佳“自强不息感动人物”评选活动,激励世人弘扬正能量,形成“弱有众扶”的强大氛围。

编辑 詹珊珊

(作者:宝安日报记者 何柳 通讯员 郭畅元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