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科技奖励大会上,121项市科技大奖新鲜出炉!

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实习生 陈婉莹 李秀青/文 记者 何龙/图
2021-01-06 10:28
摘要

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脱颖而出,推动了深圳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1月6日上午,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深圳会堂隆重举行,大会颁出2020年度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各大奖项。

本年度七类奖项共受理628项,是我市设立科技奖以来申请量最多的一次,经过评定,对110个项目和11名个人予以奖励,合计121项,其中:市长奖2名、市长特别奖1名、自然科学奖11项、技术发明奖4项、科技进步奖55项、青年科技奖8名、专利奖25项、标准奖15项。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脱颖而出,推动了深圳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两名市长奖获得者科技贡献杰出

一位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他是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揭示了马铃薯和蔬菜作物驯化和育种的基因组历史,发现了蔬菜营养和风味的代谢生物学机理,完成了多项国际领先的开创性研究成果,连续入选2017、2018年“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

另一位是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屹,他发明了“激光+荧光”新型激光显示技术,带领团队率先在全球范围实现技术的产业化,成为国际激光显示领域的主流技术,确立了我国在激光显示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先后5次获得国家专利奖。两名获得者均入选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

增设市长特别奖,授予抗疫突出贡献者

特别奖授予市第三人民医院刘磊,他带领市第三人民医院实现了深圳在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上“零的突破”,尤其是在抗疫期间,形成深圳临床救治实践经验,并向世界多个国家介绍推广,带领科研团队科技抗疫,贡献突出。

科技抗疫特色明显,体现深圳担当

12个疫情防控优秀成果获奖,占授奖量的11%,体现了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担当。例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深圳精准防控策略及实施效果研究”成果,作为中国-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联合考察报告中唯一的城市经典案例向全球推介;迈瑞生物的“高端重症呼吸机”,占据全国60%市场份额,销往68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抗疫的重要利器。

优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例如: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完成的“基于仿生纳米材料的光学精准诊疗基础研究”项目,研究团队率先提出癌细胞膜的同源仿生靶向机制,为肿瘤的精准诊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主持攻关的“超高清视频高效实时编码与重建关键技术”项目,发明了超高清视频高效压缩、实时编码和画质重建等三个方面关键技术,为建立我国AVS2超高清视频编码国家标准和产业推广做出关键贡献。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高质量成果迭出

本年度获奖项目由企业主持完成的共79项,占授奖量的77%。深圳企业卓越的研发实力和科技贡献,不断推动国家科技奖项的产出,2012-2019年,深圳企业获得国家科技奖达到100项,占总获奖量(115项)的87%,尤其是华为公司表现尤为亮眼,已经连续13年获奖,其中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一等奖各一次。

此次评奖还呈现出的其他特点:获奖完成人国际化色彩渐浓,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三大奖名单中,有5位完成人分别来自德国、韩国、加拿大、乌克兰、澳大利亚。青年科技人才继续成为“双创”重要的生力军,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三大奖主要完成人平均年龄为40岁。

科技成果丰硕,反映出深圳科技创新的“能见度”。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双区”建设和综合授权改革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圆满完成了“十三五”科技创新工作任务。2020年1-11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5454亿元,同比增长3.3%;实现增加值8909亿元,同比增长3%。预计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93%,保持全国领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望突破1.8万家,是“十二五”末期的3倍、居全国城市第2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保持全国城市首位;深圳国家高新区排名稳居全国第2位。

编辑 秦天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实习生 陈婉莹 李秀青/文 记者 何龙/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