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迎2006年以来最冷的跨年夜
这个元旦假期,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这波“王者寒潮”对你“冻手冻脚”的,躺在被窝里直呼那个酸爽!
到底有多冷?
跨年夜深圳最低气温普遍在4-5℃,其中大梧桐为全市最低-0.4℃,成为2006年以来最冷的跨年夜。
网友已经在吐槽了:
据深圳天气,这种冷来的快去的也快,昨天冷完之后,本次寒潮过程最冷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今天,深圳气温已经有了小幅度回升,气温回升到15℃左右了,不算特别冷,适合干热饭。不过空气极度干燥,昼夜温差大,还是要注意保暖的!
对于这场来的快、去的更快的冷空气,很多网友们表示:“开始了?结束了?”
难道冷空气就这么走了?别急!厚衣服先别收!据深圳天气剧透,新一波冷空气它要来了!而且这次是湿冷!
■两股冷空气即将杀到,深圳天气画风要变
据深圳天气,未来深圳将有两股冷空气杀到,第一股冷空气:5日夜间有一股冷空气要来,不过很弱,气温略降;
第二股冷空气:7日夜间新一股冷空气影响,有分散小雨,气温明显下降,体感阴冷。
听到这个消息,网友已经坐不住了:是高兴呢还是高兴呢?
不过趁着这几天气温在缓慢回升,阳光充足。别一直窝在被子里啦,该出去就出去,看看风景、晒晒太阳吧!
具体天气预报如下:
2日晴天,空气极度干燥,昼夜温差大,气温8-17℃;3日湿度上升,云量增多,早晚有轻雾;4-5日多云,天气回暖。
5日夜间有一股冷空气要来,不过很弱,气温略降;
7日夜间新一股冷空气影响,有分散小雨,气温明显下降,体感阴冷。
【延伸阅读】
很多人喜欢天冷就用“暖宝宝”,哪里冷贴哪里,身体一下子就暖起来了,但是你知道吗?这五类人不适合用!
■小心从“送温暖”变成“送烫伤”
暖宝宝发热归功于内部发生了一种氧化放热反应,暖宝宝内高纯度的铁粉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释放热量。温度一般在50—60℃之间。
暖宝宝造成的烫伤为低温烫伤,也可称为低温烧伤或低热烧伤,是指机体长时间接触温度<50℃的热源,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一般来讲:
49℃的热源持续3分钟便可致表皮损害,超过9分钟表皮就会坏死;
接触44℃的热源6小时,可致皮肤不可逆损伤;
温度处于44-50℃之间,皮肤受伤程度与接触时间成正比。
暖宝宝产生50-60℃的温度,贴在衣服外部再传递给人体,皮肤能够适应甚至感到舒服,让我们常常忽略了保护皮肤,有时候会忘了取下来。暖宝宝长时间与某处皮肤接触如同“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中发生了低温烫伤。
■伤者后知后觉,治疗延迟
低温烫伤的创面早期主要变现为皮肤上出现水泡。由于水泡不会被视为严重创伤,再加上大家对低温烫伤的了解不深,且暖宝宝体积不大,带来的创伤面积也不大,其严重性往往得不到重视。
只有少部分低温烫伤患者在伤后1天内就诊,大多数人采取自行处理的方式,在伤后一星期左右出现创面不愈或感染时,方才就诊,入院时创面感染的患者约占到70%。
实际上,看似仅仅是几个水泡,损伤可能已经发展到皮下组织,甚至肌肉、神经、血管。所以,一旦出现疑似低温烫伤的症状,要足够重视,及早就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怎么才能只要温暖?
暖宝宝导致的低温烫伤并非不可避免,使用时应该做到以下5点:
1. 购买时,要注意看清楚外包装是否齐备生产日期、厂名厂址、联系方式、执行标准、有效期限等相关信息;
2. 拿出往年的囤货,需要看是否在有效期内;
3. 取暖时避免暖宝宝直接接触皮肤,并且避免暖宝宝长时间接触相同部位;
4. 睡觉前,务必取掉暖宝宝;
5. 不要在取暖器前及电热毯上使用暖宝宝。
■哪些人群需要格外注意?
以下5类人群,使用暖宝宝时要格外小心:
1. 婴幼儿
婴幼儿抵抗寒冷的能力比较差,更需要取暖物品,但他们的表达能力欠佳,如果家长未能细心照顾,很容易导致低温烫伤。
2.儿童
儿童虽然具有表达能力,但是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往往忘记自己取下暖宝宝,也需要在家长监督下使用。
3. 老年人
老年人因年龄原因皮肤感受迟钝,对温度刺激反应不灵敏,在低温持续作用下易被烧伤。
4. 皮肤感觉功能暂时或永久减退的人群
麻醉术后患者、瘫痪、局部皮肤感觉功能减退的患者,应该避免使用暖宝宝,如果使用,需要旁人精心照顾,避免低温烫伤。
5. 创面难愈合人群
糖尿病人群、部分皮肤病患者在烫伤后容易出现创面不愈合的情况,并形成慢性溃疡,使用暖宝宝前需咨询医护人员。
编辑 叶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