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改革创新,打造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典范城区。”在12月30日召开的福田区委七届十一次全会上,福田区委书记郑红波表示,福田将以落实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对照27条改革举措和40条首批授权事项,聚焦市场要素、营商环境等改革领域,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
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
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严格落实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持续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深化运用经济数据运行监测预警系统,提升空间要素配置效率和服务效能,促进人口增长与产业导向高度匹配、协调互促。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推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服务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数据交易开放“枢纽站”。积极争取深圳数据交易所等项目落户,以及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试算等试点改革。研究建设可信数据平台,建立公共数据开放负面清单。开发建设大数据产业园,构建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数据资源体系。创建土地集约利用“新标杆”。研究利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和低效用地,引入大片区总设计师、总开发商、总运营商,提高城市更新片区统筹开发效率和品质。依法依规开展二三产业混合用地研究,探索建立容积率调节机制,推进建设用地的多功能立体开发和复合利用。打造国内外高端人才“集聚区”。推进国际人才规范化管理改革试点,建立国际人才服务中心,争取实施更便捷的国际人才永久居留政策,探索推动“福田英才卡”数字化。持续深化国际化社区建设。
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改革
创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示范区。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制度,争取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设立法庭并加挂知识产权法庭的牌子,探索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预警防范和协调解决机制。开展政府资助项目科技成果专利权转让和利益分配机制政策研究,探索科研成果转化创新体系的先行先试。创建放管服改革“福田品牌”。深化推进信用审批改革,扩大“告知承诺”的信用政务审批应用范围。开展政务服务事项“跨省联办”“湾区联办”试点建设,推行商事登记行政确认制,探索推进涉证照业务与营业执照多证合一,建立企业服务响应官制度。创建行政监管执法智能模范区。推行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等非现场监管,探索实行信用分类分级监管。推进行政机关之间监管标准互通、执法信息互联、处理结果互认,探索建立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标准体系。
协同推进重点领域深化改革
建立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新机制。创新建立公共服务产品融合型投资平台,激发市场投资活力。探索建立区域双向转诊机制,推动市属医院、区属医院、社康中心三级联动。推动养老服务领域公办民营改革。构建国资国企体制改革新格局。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研究构建国企市场化融资机制,通过多元化投资参股国有资产运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新型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开展资产证券化研究,有效盘活政府基础设施存量资产,推广成熟可复制的PPP模式,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
编辑 彭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