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温情“归来”:没有人会永远活在愤怒里
读特首席记者 杨媚
2018-01-18 17:41

久违的罗大佑,回来了。

不过,他不再是人们固有印象中那个反叛另类的“黑色旋风”,更多的是一种“游子归家”的温情与安定。

这次他不仅带来了新专辑《家Ⅲ》,还将于2018年1月27日登上深圳湾体育中心体育馆,带来“当年离家的年轻人”个人演唱会。

从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到现在,36年沧桑过去,罗大佑已经过了耳顺之年。1月18日上午,身在台北的罗大佑接受了深圳媒体的微信采访。“没有人会永远活在温情里,也没有人会永远活在愤怒中。”他说。

关于“归来”:

女儿出生,拓展了新的音乐创作空间

说罗大佑“归来”,其实是音乐上和生活上的多重意义。去年8月,他发行了第八张个人专辑《家Ⅲ》,这与上一张《美丽岛》已经相距了13年时间;2014年,在纽约、香港等异乡漂泊了大半生的他,带着妻女重新回到台北定居。

从“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到现在变成了“台北就是我的家”,罗大佑最难忘的是去年“当年离家的年轻人”演唱会台北首演。“记得1984年,我离开台湾前的最后一场演唱会是在中华体育馆举行,就在现在的‘小巨蛋’旁。现在做演唱会,我能和很多年轻音乐人合作,是我音乐生涯的一个新开始。感触很多,自己兜了一大圈又回来了,获得了很多新的力量。”

这种力量,和他生活状态的改变有很大关系。2012年,罗大佑的女儿出生,家,成为他音乐的新主题。有圈中人说,罗大佑往日的豪情、愤怒,已经渐渐平息为亲情和责任。正是这样的新身份,让罗大佑变得温情起来。

“定居下来以后,我觉得找到了一种均衡的状态。音乐在我生命中还是很重要的部分,甚至比以前更重要,我想这可能跟我女儿的出生有关,带给我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跟下一代的沟通造成了我对生命态度的转变。这种转变对于音乐创作来说是有帮助的,它拓展了另外一种创作空间。世界更大了,音乐创作上的学习永远没有止境。”

在时隔13年后重新发行专辑,也是由于这种生活状态的改变。“《美丽岛》前后那些年全世界发生了很多天灾人祸,人类发展史好像进入了一种混乱的状态,那段时间我很难用音乐创作来表达这样一种时代变迁。直到2012年,我自己生活上有一个较大的转变,才重新开始创作。”

关于“温情”:

没有人会永远活在愤怒里

其实,《家Ⅲ》并不是罗大佑第一次褪下“面具”。早在1984年,30岁的罗大佑发行了第三张个人专辑就叫《家》,温情内敛的曲风就彻底颠覆了前两张经典《之乎者也》和《未来的主人翁》中的“愤青”形象,让许多对他寄予厚望的人错愕。

当时的专辑中,有两首“家”。《家Ⅰ》说,“我的家庭我诞生的地方,有我童年时期最美的时光。那是后来我逃出的地方,也是我现在眼泪归去的方向。”《家Ⅱ》则呼唤“给我个温暖的家庭,给我个燃烧的爱情,让我这出门的背影,有个回到家的心情。”

到了去年的《家Ⅲ》,幸福感溢出文字之外:“给我个温暖的、满怀着温暖的彼此关照的家庭,让兄弟姊妹怀抱父母慈祥的爱,依然成长在心灵。”和李宗盛的越过山丘、与赵传的低头向前不一样,《家Ⅲ》整个专辑从封面到曲风,都给人“归来仍是少年”的意气风发之感。

罗大佑解读说,“一个人的一生会有三个家。第一个家,是父母给我们的家。第二个家,是我们自己出外去追寻的那个家。第三个家,是自己终于成立的家。”

这三首以“家”命名的歌曲,与之一一对应。尤其是《家Ⅲ》,写于他携妻女回台北定居之后,展现的是人生走入新阶段的安定和从容。“其实‘家’的意义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很多。一个人最终进到自己的坟墓里,可能才是真正的归宿,因此,人总在不断改变、不断扩张。重要的是,活着的时候,我们要不断地完成给家庭、给下一代的使命。”

对于一些歌迷来说,这是又一次的错愕。有人说,那个黑衣黑裤的罗大佑变了,歌曲中的“痛感”已经不复存在。对于“不再愤怒”,他自己是怎么看的?

“我在1984年出《家》那张专辑以后,就有大量批评说罗大佑已经没有《之乎者也》《未来的主人翁》《鹿港小镇》那么愤怒了,这在30多年前就有人批评过了,也是挺正常的。没有人会一直活在一种温情里,当然也不会有人一直活在愤怒中,这跟整个时代、跟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很有关系的。”说起“痛感”,罗大佑很有长者对晚辈谆谆教导的意味:“所谓的‘痛’就是生活的历练,我们当然希望日子过得舒服高兴幸福一点,没有太多过不去的坎儿。可人类就是这个样子,只有感觉到痛苦、绝望、无助和悲凉里,才能体验到自己的不成熟、人生历练的不足。不管任何行业,负面东西都是必须的,因为不经过失败和跌倒你很难知道什么是成功。”

关于状态:

用自己的人生历练,给人力量和希望

“他是春天里深情款款的野百合,他是不经世事的滚滚红尘;他是叽叽喳喳的童年,他是承载乡愁的鹿港小镇;他是祖国东方之珠的歌颂者,他是传递‘明天会更好’的音乐人——罗大佑。”一位乐评人的话,可以表明罗大佑的歌曲中承载了好几代人的“芳华”。

关于自己作品对歌迷、时代的影响,在微信那头的罗大佑轻描淡写:“一首歌曲写过了就是过了,我一直都努力去表现当时的心情。比如我1984年写《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同样是情歌,1988年我写了《梦》来表达当时的情绪。30多年过去了,这些歌曲已经变成自己记忆的一部分,也有幸成为大家记忆的一部分,歌曲维系了我们的心灵。我告诉自己,这种对每个时代的情感表达一定要坚持到底。”

罗大佑这次的巡演主题“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出自1982年的《鹿港小镇》的一句歌词,他说,选择这句作为主题,是为了和当下的年轻人分享这种乡愁。

“‘归不得的家园’‘当年离家的年轻人’,这些歌词写在上世纪80年代初。现在的年轻人在城市打拼也很辛苦,看春运新闻特别能感受到他们想家的心情。我要告诉他们,这种‘离家’每个年代都会发生,‘思乡’是不同年代年轻人的共同心情。尤其深圳是移民城市,很多外地年轻人到这里打拼,而我也是很早就离家,希望藉由音乐和大家分享我在世事变迁中的体会。”

罗大佑曾经说,流行音乐市场是给20岁以下的人准备的。如今的潮流和审美早就天翻地覆,64岁的他继续在做音乐的时候,有没有困惑和丧失信心的时候?

“流行歌曲是一种节奏和声音,甚至是一种装扮和潮流,因此20岁以下最容易被打动,最容易找到共鸣点。我们的重任是在流行歌曲里融入自己的阅历,让唱歌这件事情不单是卖演唱会门票、卖CD,更重要的是把这种年轻人每天都能接触到的音乐生态,变成生活的力量、明天的希望。”

对于自己在音乐上的成就,罗大佑笑说:“所谓成就,就是不断累积。现在的音乐载体和市场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唯独音乐人在歌曲里承载的生命历练一直不变。可能我的成就就在于,面对生活的挑战时我提出了怎么样的解决方式,我把这种方式和大家共享。”

编辑 耿超逸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杨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