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价格如“猴蹿” 深圳人直叹“吃不起”

记者 陈颖
2016-02-16 04:03
摘要

从正月开始,市民便发现,猴年的菜价是如猴子一般不断“蹿高”。超市里,大部分蔬菜的价格都涨了,随便挑一种,售都在每斤10元以上。平日里市民最爱吃的普通菜心,更要20元一斤。

猴年新春欢快祥和,但随处可见的“高价青菜”却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之一。不少市民感叹,今年春节水果便宜了,但蔬菜价格像火箭一样“涨上天了”。

u=655984725,1382676146&fm=21&gp=0_副本

普通菜心一斤20元

从正月开始,市民便发现,猴年的菜价是如猴子一般不断“蹿高”。超市里,大部分蔬菜的价格都涨了,随便挑一种,售都在每斤10元以上。平日里市民最爱吃的普通菜心,更要20元一斤。还有市民发现了深圳市场上“最贵的香菜”,一公斤高达47.6元,相比平时上涨了3倍以上。

今年新春的“高价菜”不仅出现在各大超市,一些二三级批发市场、菜市场里也有其身影。在龙华批发菜市场里,小白菜竟然高达32元一斤,被市民调侃为“史上最贵小白菜”。在一些菜市场,卖相不好的油菜花也要8元多一斤;用作配菜的葱,价格涨到10-15元一斤,荷兰豆则高达26元一斤。

菜价在短期内翻番上涨,让许多市民感到吃不消。不少市民表示,20多元一斤的青菜真的吃不起,只好改吃肉了。

供应紧张推高价格

为何今年的菜价会这么贵呢?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按照惯例受节日因素影响,春节期间菜价会有一定上涨以外,今年的高菜价更多是受到天气因素影响,导致供应暂时短缺。但值得注意的是,不排除市场上有个别商户利用“春节价”现象恶意抬价。

深圳市上一波的菜价暴涨,是受到寒潮天气的直接影响,但在寒冷天气之后,深圳菜价反而没有下跌,整体价格仍在持续上涨。节前,深圳市蔬菜的总体平均价格高达7元每斤左右。进入春节,不少本地菜农回家,本地周边鲜菜供应减少,不少批发商户进入休市状态。一些菜贩有“畏高”情绪,进货量相应减少,也进一步导致市场供应紧张。市场上各类蔬菜产品货源减少,同时出现了一些抢购、囤货现象。

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市蔬菜最主要的三大产地是广东、山东、云南,占蔬菜总类的68%左右。其中,来源于广东本地的占31%;仅次于这三大产地的是福建,占蔬菜总类的29%。对于大部分需要从外地运输过来的蔬菜,天气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受此影响,外地鲜菜供应紧张,1月下旬以后,产地为山东、云南、福建等地的蔬菜价格涨幅较大。    

u=4193413120,3800622245&fm=11&gp=0_副本

 

流通环节增加成本

面对市民对高菜价的质疑和抱怨,一些菜商也表示无奈。菜商们表示,去批发市场进货的价格本身就提高了,加价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海吉星物流园经营蔬菜批发生意的钟老板告诉记者,今年新春期间,蔬菜的批发价格普遍上涨了2成左右。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蔬菜流通领域一直有着供应链条长、流通环节多等问题,这些都导致成本增加。据测算,蔬菜从田间到达消费者餐桌一般要经过4到6个环节,每增加一个流通环节,成本将增加5%-10%。这样算来,从田间到餐桌,菜价成本至少要增长四成以上。同时,由于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滞后,外调蔬菜还面临气候变化、路途拥堵等诸多不可控因素影响,造成大量损耗。

就拿深圳消费者喜欢的山东大白菜来说,需要经过从山东蔬菜基地运到深圳海吉星国际物流园、再到福田农批市场,然后再到超市或零售菜场等环节。而在物流园到超市或肉菜市场的这“最后一公里”中,运费、人工费、包装费、场地租金等都要与深圳本地的价格水平相当,因此远非之前长途运输环节的相关费用可比。根据常年测算的结果,如果批发价上涨20%,零售价往往会上涨60%甚至直接翻倍。对此,不少业内人士指出,超市出售的蔬菜比起一级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最起码要贵了3-6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编辑 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