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援疆十年的佛山担当

佛山日报 梁建荣
2020-12-22 14:44
摘要

今年以来,佛山援疆工作队通过夯实一个基础(队伍建设)、主攻三个重点任务(助力伽师县脱贫摘帽、狠抓年度援疆项目推进、深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工作思路,努力克服地震灾害与疫情反复的多重叠加困难,助力伽师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伽师,在维吾尔语中称为“排孜阿瓦提”,意为美丽富饶的地方,却曾是国家深度贫困县之一。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吹响全国19个省(市)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号角之后,伽师与佛山,虽远隔万里,却心连着心,紧紧联系在一起。

使命在肩、大爱南疆。十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佛山援疆队员,穿越大半个中国,来到南疆大地。他们用情用心用力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向着深度贫困的“堡垒”发起冲击。

佛山把助力伽师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工作重点,作为检验对口支援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五通七有”等脱贫要求,狠抓对口支援工作任务落实,助力伽师县实现高质量脱贫。

佛山新一批驻伽师县工作队全面落实《佛山市助力新疆伽师县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方案》,体现佛山担当,以行动与实效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荣誉称号。

十年实施援疆项目226个,佛山援疆干部用奋斗的汗水浇灌出幸福之花。2020年11月1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伽师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伽师县馕产业园由广东省佛山市援建,因此起名新粤馕城,重点打造馕文化主题,集馕文化展示、生产加工、产品销售、游客体验于一体。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改善民生:

大力推动安居富民房建设

2010年春天,佛山接过对口支援伽师的政治任务。为精准有效做好援建工作,佛山专门派来一个规划小组,由第一批佛山援疆工作队队长兼伽师县委副书记毛永天带领,白天步履匆匆跑乡村、跑部门,晚上绞尽脑汁想出路、找措施。

3个月之后,他们拿出一个总体规划和四个专项规划。从那时起,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民生为‘龙头’,以产业和智力为‘两翼’,全力构建‘一个龙头两翼齐飞’的援疆格局。”毛永天说。

安居是民生之要,群众住房问题一直牵动着佛山援疆队员的心。

“以前住土坯房,雨雪天担心屋顶漏水,地震时担心房子坍塌,睡个安稳觉都难。”伽师县克孜勒博依镇阿亚格乔拉克村村民艾合买提·沙依提所描述的,曾是大多数伽师农牧民的居住环境。

“在佛山对口支援伽师的所有援建项目中,安居富民房项目建设被列为首要重大民生工程。”第三批佛山援疆工作队队长兼伽师县委副书记刘晓明说,每一批援疆工作队都大力推动安居房建设,争取让伽师群众尽早搬离土坯房。

广东助力建设的伽师县灾后安置小区已竣工,受灾群众全部搬入居住。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如今,艾合买提·沙依提住进了粤伽幸福新村,家里客厅、厨房、卧室、卫生间布局合理,冰箱、电视等家电一应俱全。“通过土地经营、畜牧、打工以及各界帮扶,我们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除了安居房,佛山援疆工作队还探索将零散的农牧民集中,建设连片的现代化示范村。伽师县江巴孜乡艾格铁热克村村民艾力·图尔逊就住在集中连片示范小区,2016年,她们一家被确认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底脱贫。

“最近孩子的学习还好吗?”日前,佛山援疆干部、江巴孜乡党委副书记章国顺来到艾力·图尔逊家,向她了解有哪些困难需要帮忙解决。“政府帮我们盖了房子,孩子又上了大学,感到很幸福。”艾力·图尔逊说。

市委书记鲁毅强调,佛山援疆工作队要把南疆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实施好农村安居工程、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努力使各族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

牢记嘱托,不辱使命。2010年以来,佛山援建的安居富民房如雨后春笋般在南疆大地破土而出,共建设安居富民房95609套,其中今年建设的364户安居房已全部竣工入住。建成安居富民示范村和小康新村共30个,帮助伽师县30万名农民改善居住环境。

2020年10月18日,当地群众正在广东助力建设的伽师县灾后安置小区内的安置房中看电视。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民生援疆,关键是让支援的项目接地气、惠民生,才能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第二批佛山援疆工作队队长兼伽师县委副书记张可说,当年工作队在当地调查后,援建西克尔镇纯净水厂,解决了长期困扰当地居民的饮水问题。

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2020年1月19日伽师发生6.4级地震,佛山积极配合伽师抓好震后重建工作,大力支持建设220套安置房,仅用了100多天。“一辈子没想到会来县城居住,做梦都没想过住进楼房。”搬入安置房居住,西克尔库勒镇西克尔村老奶奶图尼萨·阿卜来孜激动得哭了。

佛山还协助伽师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帮助伽师引进第一家口罩生产企业,协助引进5套口罩生产设备,并于2020年3月投产。七八月,乌鲁木齐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十月底喀什地区疏附县出现疫情,佛山各界均第一时间向伽师县捐助防疫物资。

产业支援:

带动群众就业增收促脱贫

众多工人忙碌着打馕,生产车间内香味扑鼻。日前,记者走进伽师县新粤馕城,看到一派繁忙的景象。新粤馕城占地274亩,是佛山援疆产业项目。

近年来,因应消费者需求,伽师馕越做越小,但馕产业越做越大。新粤馕城日均产馕30万个,通过线上电商、内地直销等方式,销往疆内外。

目前,新粤馕城已安置就业1200人,其中贫困户696人,全部建成投用后可安置3000人就业。

不仅解决就业问题,新粤馕城更助力劳动者提升技能水平。工人阿克·卡迪尔以前只会打两、三种馕,来新粤馕城工作一段时间后,学会了打20种馕。现在,他已经是小组组长。“在馕城工作,每个月有3800元工资,既能学到技能,又能赚到钱。”阿克·卡迪尔说,家里人都为他感到高兴。

2020年10月19日,在佛山援建项目新粤馕城内,销售负责人艾克热木江·艾合买提正在对产品进行介绍。佛山日报记者王澍

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做大做强馕产业,只是佛山近年来大力支援伽师发展产业的一个缩影。

2010年以来,佛山在伽师实施45个产业项目,带动群众就业增收促脱贫。特别是大力推进伽师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使园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

在伽师工业园区,佛山打造了伽师县兴业中小企业孵化基地,以“园中园”为依托,借鉴引入广东“工业地产”运作模式和经验,探索“以商招商、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的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园区入驻企业总数达113家。“要充分发挥伽师工业园的支撑带动作用,增强园区承载力和竞争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市长朱伟要求,要切实发挥产业项目带动脱贫的积极作用。

生产高峰期,伽师工业园区就业人数达近万人。“从学校毕业后,我就来了园区企业工作。”在喀什德仕高文创有限公司,18岁的阿力图尼姑·艾麦尔从一位拿不住剪刀不敢下手的“胆小鬼”,变成能独立设计的优秀组长,实现了“设计师梦”。

2020年以来,包括德仕高在内的19家企业集中签约落户伽师。企业纷纷落地伽师,离不开佛山援疆干部的努力。

自3月26日进疆以来,第四批佛山援疆工作队队长兼伽师县委副书记黄昌建带领佛山援疆干部以奔跑的姿态,努力开好局、起好步。特别是制定了稳商招商计划,组建招商队伍,并建立“佛山招商工作站”,推动引产业促就业工作。

黄昌建表示,2020年佛山援疆工作队在伽师县安排产业项目3个大项25个子项目,特别是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帮助伽师做大做强伽师瓜、伽师梅、伽师羊、伽师菜等特色农牧业,引入并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正宗的伽师新梅表皮是浓郁透亮的紫红色,并覆盖有薄薄的白霜……”佛山援疆干部在直播间积极推介伽师瓜、伽师梅。2020年以来,佛山持续加强消费扶贫力度,尤其是组织援疆干部为扶贫农产品直播“带货”,直接推动伽师特色农产品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销售额超3亿元。2010年以来,通过“走出去推广,请进来采购”等方式,佛山帮助伽师销售特色农产品总额超20亿元。

成效背后,是佛山助力伽师脱贫攻坚的决心。2020年初,《佛山市助力新疆伽师县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出台,明确十五条帮扶举措;深化佛山镇街和伽师县13个乡镇“一对一”结对帮扶;推动“万企帮万村”,组织社会力量结对帮扶伽师县挂牌督战村,佛山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纷纷加入帮扶行动。

人才支撑:

364名佛山干部接力援疆

脱贫攻坚是一场持久战,必须一任接着一任干。

对口支援伽师十年来,佛山先后择优选派了四批共364名援建干部。他们肩负着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心怀着近800多万佛山人民的深情厚谊,不远万里来到伽师开展援建工作,日以继夜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

用自己多一些的辛勤付出,换取群众早一天增收致富。从2020年4月开始,来自佛山等地的18名援疆干部分别下沉到伽师县9个乡镇,他们主要开展消费扶贫、招商引资、脱贫攻坚等工作。

援疆干部驻乡镇,是一项全新的尝试。佛山援疆工作队充分发挥援疆干部在基层扶贫的主观能动性,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在驻乡镇干部‘成团’之初,有领导说我们都是‘孙悟空’,如何管好用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佛山援疆干部胡颖基说,作为13个结对乡镇的桥梁和纽带,驻乡镇干部积极动员后方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把好的资源、理念和经验,不断输送到受援地。

勇于担当、不负韶华。一批又一批佛山援疆干部接力攻艰克难,充分展示了佛山干部的良好素质和风采,展示了佛山助力伽师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

不断加大智力支援,2010年以来,佛山为伽师当地培训党政干部、专业骨干和农村实用人才6万多人次,选派234名援疆教师赴伽师支教。“我将粤菜的烹饪技法与伽师当地食材相结合,做出了‘广式风味’的新疆菜,并将这些技能教授给当地学生。”粤菜师傅、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中餐教师麦盛洪主动报名到伽师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支教,希望助力当地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地进入社会就业增收。

2020年,佛山选派10名医疗专家援助伽师,并安排4名伽师医生到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广东中西医结合医院进修学习,提升当地医生技术水平。“在佛山学习的短短两个月里,我掌握到了儿童神经康复针灸治疗、运动治疗、语言治疗、作业治疗等新的治疗技术,回到新疆后,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伽师县维吾尔医医院医生米尔阿力木说。

2020年10月20日,佛山教师李心伟正在为学生们上课。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对话

发扬胡杨精神 做出佛山援建特色

记者:结束了一年半的援疆工作,您为什么继续留下来援疆?

佛山援疆工作队队长助理林志保: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谋划“十四五”规划之年,任务十分艰巨,我愿意接受这种挑战。越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越能锻炼自己。援疆干部一茬接一茬,我对上一批工作队的各项工作有所了解,希望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我也是出身贫困县农村,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助力伽师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

记者:新一批佛山援疆工作队进驻伽师县以来,总体按照怎样的思路开展工作?

林志保:今年以来,佛山援疆工作队通过夯实一个基础(队伍建设)、主攻三个重点任务(助力伽师县脱贫摘帽、狠抓年度援疆项目推进、深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工作思路,努力克服地震灾害与疫情反复的多重叠加困难,助力伽师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记者:近年来,伽师县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

林志保:伽师县坚决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充分发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援疆扶贫、社会扶贫“四位一体”作用,在广东省、佛山市的大力支持下,聚焦产业、狠抓就业,实现所有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2020年11月,伽师县被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记者:接下来,佛山援疆工作队怎样继续做好援建伽师工作?

林志保:佛山援疆工作队将认真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发扬胡杨精神,全力以赴做好援疆工作,紧紧围绕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努力做出佛山援建特色。

央媒报道:

来自改革前沿的广东援疆人不是生搬硬套各种理念,而是用最朴素的方式做到了让员工在企业稳得住。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正是基于团结和尊重。只有这样,全国各民族才能真正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随着产业、教育、人才、文化等资源相互交织,民族团结之花在佛伽两地正越开越艳。

—2018年6月15日,央视《焦点访谈》


实习编辑 陈苑婷

(作者:梁建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