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拓荒牛·奋斗者的故事:在苦和累中坚守初心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丽萍/文 周红声 陈敏芝 温涛 姜鑫/视频
2020-12-21 14:20

老话说:“要想富,先修路!”翻开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史,这句老话同样适用。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退休干部王孝思20世纪80年代来到深圳后,就跟“修路”较上了劲,争分夺秒、勇于付出、敢于牺牲,亲历了特区交通的从无到有,穿越近40年的光阴,在苦和累中坚守着一份不变的初心。

“建特区就像打一场仗”

王孝思1981年从武汉调到深圳,成为深圳市住建委一名高级工程师,负责城市道路建设。

王孝思参加英文资格考试后合影留念。

当时的深圳一片荒凉,到处都是黄土、泥沙,整个特区只有两条水泥路,其他道路都是沙石路,汽车开过后灰尘满天,到了下雨天更是寸步难行。从罗湖到蛇口坐车要3个多小时,车子跑在路上就像是在跳舞。

“我们一起来的有三个人,但只有我一个人留了下来。”王孝思说,条件太艰苦了,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但我心里想,特区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大家的支持,再苦再累,我都要干下去。”

和那个年代很多的特区“拓荒牛”一样,王孝思选择留下来的原因朴素无华,但在行动上却异常坚定、不屈不挠,即便日后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是勇往直前。

王孝思参与麒麟山庄工程规划。

徒步勘察规划道路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后,市政府决定对深圳通往广州的107国道进行改造,于是,在蔡屋围到上步2.1公里的碎石路面上铺上沥青,便于自行车行走,由此诞生了“深南路”。

1980年,从蔡屋围到当时上步工业区的深南路第一段修通,全长只有2.1公里、7米宽,仅够两台车来回并行,但是在当时来说,这条路已经是深圳最长的路了。

王孝思主持深圳麒麟山庄竣工总结暨开业典礼。

“特区发展急需打通运输通道, 当时条件真的很艰苦,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王孝思说,“没有钱, 怎么办?市领导很有胆量,提出向银行贷款!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但就干了!有钱了,道路建设就加快了。建设深南路急需沥青,但国内没办法供应,要赶工期,领导拍板进口,前后花了100万美元,深圳第一条沥青路顺利通车了。没有人,怎么办?我们就亲自上!”

1991年规划北环快速路,王孝思和设计院的人从福田一路走到南山,徒步勘察。道路修多宽、如何走向、哪里开山、哪里架桥……全都是一步一步、一个脚印一个脚印现场勘定下来的。“当时山上满是野果子,我们一边爬山一边勘察一边规划,饿了渴了就摘野果子充饥解渴,很有一点浪漫色彩,却也是一段有趣的回忆。我们在苦和累中寻找乐趣!”王孝思回忆着当时的情景,笑意荡漾在脸上。

王孝思在深圳莲花山留影。

1993年3月北环快速路正式全面施工,1994年2月,北环双向主车道建成通车,跨越12座山头和陡坡,近20公里道路只用了11个月就建成通车,在全国创造了崭新的建设速度。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建特区真的就像在打仗一样。如今已经过去40年了,深圳的变化翻天覆地。”王孝思感慨地说:“我见证了‘深圳速度’的诞生,见证了‘深圳速度’创造‘深圳奇迹’!亲历了特区的交通干道从无到有,整个过程很苦很累,却也乐趣无穷。”

编辑 张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丽萍/文 周红声 陈敏芝 温涛 姜鑫/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