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40年|致敬拓荒牛·奋斗者的故事⑱:这辈子只为特区“揽”人才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丽萍/文 何龙 任宪平 潘康/视频
2020-12-07 10:03

说起深圳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上世纪80年代初深圳率先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干部”是一个常被列举的例子。但在原深圳市人事局科技干部负责人曾运深的心里,这不是一个别人口中、笔下的例子,而是他71年人生经历中最为激情燃烧的一段岁月。

中组部介绍信成了“尚方宝剑”

曾运深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刚刚建立就调入深圳市人事局,当时整个人事局不足十人。“做人才工作的人少,特区的干部人才更是奇缺。” 曾运深回忆说,1980年,经济特区创办时只有干部6464人,其中工程师仅2人。

那时特区建设可谓百业待兴,急需干部、人才,但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干部调配制度根本无法满足深圳的干部人才需求,拿大学生分配来说,最初每年就只给深圳几十个指标。

青年时期的曾运深。

紧迫的形势下,压力不是一般的大。“特区的建设发展最关键就是两点,一是资金,一是人才。当时从市里的领导到下面的工作人员,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没有这两点,特区根本搞不起来,所以人才工作被提到了压倒一切的位置。”曾运深说。

怎么办?深圳选择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积极争取增加干部人才指标,一方面就是突破旧框框,借鉴香港和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公开招聘干部。

早在1981年,深圳就首先争取到了中组部的支持,跟几个中央部委打了招呼,部委就把一些“三线”企业的干部推荐给深圳,有100多人。

到1982年,深圳开始面向全国大规模地招聘干部,“当时我们兵分三路,开赴北京、上海、天津,这次中组部帮忙开了介绍信,支持我们大胆试、大胆改。我记得接下来三四年深圳每年招聘干部,中组部都给开介绍信,这小小的介绍信成了我们的   ‘尚方宝剑’”。

率先打出招聘广告

作为北京招聘组的组长,那些年的曾运深,大半年时间都在外地网罗人才,在北京常常一呆就是一两个月。

深圳人才招聘组团队在当时北京机场留影。

彼时的深圳,远没有今天的知名度,可以说还是个无名之辈。 “很多接待我们招聘组的人,看到  ‘深圳’这两个字,却念成’深川’。”曾运深说,当时,来北京招聘点试探咨询的人可能占了六成左右,真正下决心要来的人很少,最为积极的是当时在北京工作的南方人,特别是广东人。“来咨询的干部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深圳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我个人在深圳又能获得怎样的发展?收入待遇如何?”

于是,曾运深与同事们只好拿着中组部的介绍信一个单位一个单位跑,为了招揽一个人才跑十次八次是家常便饭,常常跑到单位门卫都与他们熟络起来,  “干部愿不愿意来、干部家属同不同意干部来、干部所在单位放不放人等等问题,都是靠一次次上门做说服工作来解决的,很考验人的耐心”。

80年代,曾运深和招聘组在宾馆里与人才交流面谈。

有一次,北京一位广东籍的人才,很想来深圳工作,但是家里人强烈反对,曾运深反复做他妻子和丈母娘的说服工作,一次谈不拢就谈两次三次,不厌其烦地解答户口关系、工资待遇、气候饮食等方面的疑问,一点点打消了她们的疑虑,最终这位人才被成功引进深圳。

从1982年到1985年,深圳年年出去招聘,规模逐年扩大,招聘的城市从京、津、沪扩大到了沈阳、长春、西安、武汉等地。“而且每到一地,我们还在报纸、广播等媒体上大做广告,这在当时也算是件   ‘新鲜事’呢。”曾运深说。

随着深圳知名度的不断扩大,公开招聘越来越受欢迎。1983年夏的北京招聘,可以说是应接不暇,驻地的3台电话铃声不断,近20余位工作人员分成十几个专业招聘小组,每天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忙到半夜也是常有的事。

每次赴京,曾运深都会随身带着两本盖好公章、领导签好名字的本子:一本是调档案的商调函,一本是调干部的调令。“ 如果应聘者下决心要来深圳,当场就可以办各项调干手续,甚至发调令。只要填上招聘干部的名字就可以了,真的是’特事特办’。”

走出干部人才流动的新路子

“公开招聘在全国特别是干部队伍中引发的震动很大,因为深圳走出了一条干部人才流动的新路子,我记得在公开招聘举行一两年后,江浙就有部分省市开始效仿深圳的做法。”曾运深说。

80年代,曾运深和招聘组在宾馆里与人才交流面谈。

实际上,公开招聘只是深圳改革干部调配制度的一环,当年的深圳采用了公开招聘、招考为主,自荐、推荐为辅的新的多样化调配方式,除正式调入外,还通过借调、借聘、兼职、技术承包、协作支援、定期轮换等办法,不拘一格广揽人才。靠着这样的改革创新,深圳4年间共引进干部2.7万多人,调入干部总数相当于特区前深圳干部总数的4倍多。

这些从全国各地招聘来的干部成了深圳的宝贝,深圳市委、市政府专门将滨河、园岭、通心岭等住宅区的300多套新房,分配给招聘来的干部,来一个给一套。 曾运深说,“当时招聘来的干部到市里开介绍信,常常是一手拿行政介绍信,一手拿住房介绍信。”

曾运深陪同外国人才交流团参观锦绣中华。

一辈子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特区的人才事业,如今退休在家的曾运深依然关注深圳的人才事业。“在全国首设 ‘人才日’,成立人才研修院,建设人才公园……”,说起深圳近期重大的人才举措,曾运深如数家珍,“现在全球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深圳的发展因人才而兴、因人才而盛,更要发扬当年敢闯敢试的精神,敢突破才能有出路!”

见习编辑 温静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丽萍/文 何龙 任宪平 潘康/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