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光明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公明街道党工委全体上下严格按照上级防控要求,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交出了一份优秀的“公明答卷”。
在近日召开的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公明街道党工委获评为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公明街道党工委把支部建在群众“家门口”,将支部建在治理网格上,将服务送达至群众身边,依托辖区335个网格党支部挺在战“疫”第一线,成为坚强“红色堡垒”,辖区1925名党员与人民群众“同命运共呼吸”。在疫情大考中,公明街道党工委展现出高效指挥能力和组织能力,新型党群关系成为防“疫”阻击中的强大力量源泉。
提前研判迅速响应
主动担当快速行动
公明街道党工委在疫情初始就及时根据当时武汉疫情变化,提出春节暂停休假的预案,并启动基层治理体系预警系统“一线工作法”,及时把疫情预警通报进户到人。
在市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下达后,公明街道第一时间启动街道应急机制、召开街道党工委会议研究部署、成立街道防控指挥部和9个功能组,并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巾帼服务团同步开展行动,迅速把上级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市委、区委防疫命令下达当日,公明街道党工委第一时间提出“点线面”出击,以居民小区、城中村和散居点为“点”,以辖区道路为“线”,以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面”。
据悉,公明街道仅用时3天就高质量完成全街道第一轮“不漏一户”入户摸排,排查楼栋近38万套次,涉及辖区23平方公里20万余人次。1925名党员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党建工作全覆盖、党员群众齐参与的抗“疫”氛围。
创新思维强力部署
党建引领广泛动员
为做好社区联防联控,公明街道党工委严格对标“六个规范”,指导社区运用“1+2”新战术合围城中村,以“围栏+52个卡口+24小时巡逻”构筑1条坚实的阻击线,以2个通关口实现进去人员分流管控,实现5平方公里深圳最大城中村的强力围合封闭管理,被群众誉为“无墙胜有墙”的围合典范。同时,创新隔离场所分级分区管理,推行“三区两通道”“楼层动态表”管理模式确保隔离人员与工作人员的有效分离,实现隔离场所人员零交叉感染。
值得一提的是,公明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支部建在家门口,党员回到群众中”党建引领社区基层治理优势,通过社区“大喇叭”、倡议书等方式,动员辖区5万余群众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并倡议辖区厂房物业为承租企业商户减免租金近5000万元。
同时强力整合医师协会、心理研究、外语翻译、法律咨询等4大团队,创新派驻家庭顾问团,累计上门慰问8000余次,让隔离人员隔疫不隔爱。组织的青年服务队、巾帼服务队带动志愿者4万多人,累计出动10万人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双管齐下复工复产
毫不放松慎终如始
复工复产秩序恢复以来,公明街道党工委严格落实“不输入,不扩散”要求,用“一严、二快、三实”快速通道审核复工复产备案。组建“网格员+志愿者”复产服务队,一厂一策,助力辖区企业快速复产,仅用时3个月实现辖区总复工率96.9%,规上企业复工率100%。同时,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加快推进轨道13号线土地整备等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工作。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来,公明街道党工委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结合机构改革动态调整组织架构,确保统筹有力。迅速落实“五包一”疫情防控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时,加强日常监督巡查、重点巡查,继续实行街道班子包社区,社区干部包到户,网格员包到人的“三级包干”制,实行“零报告、日报告”制度,不断压实筑牢社区防疫第一线。
据悉,公明街道推行“支部建在家门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以来,街道1925名党员下沉335个网格党支部中,有效实现了上级党组织意志在社区落地,依托网格片区配套建制,有效促进党务、政务服务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一年来,党员下沉5.8万人次,实地解决问题1200余件,党群关系焕发质的转变,实现“枫桥经验”本地化公明化。
编辑 姚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