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结束的中国杯青少年帆船赛FAREAST 23R组比赛中,有一支名为风神队的队伍引起关注:5名小水手虽然都长时间学习过帆船,不过是第一次组队参赛,第一次接触龙骨船,第一次参加龙骨船赛事,赛前只合练了两天,比赛当天第一次登上FAREAST 23R船型,结果捧起了第一个国内大赛冠军,也成为这届赛事中唯一一支来自深圳的冠军队伍。这支战队是世界冠军、深圳帆船运动员陈锦浩带出来的,他向深晚记者分享了神奇夺冠秘诀。
两天练就冠军的3个关键因素
本次代表陈锦浩帆船俱乐部风神队出战的五位小水手是杨璨宁、詹唯轩、陆凯豪、冯子帆和钟礼键。5人此前都没接触过龙骨帆船,组队后合练仅两天,总共不到10小时。这个夺冠之旅看似很奇妙,实际上存在着很多必然因素。
陈锦浩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沃尔沃环球帆船赛总冠军的运动员,同时在很多国际大赛中拿到了好成绩,对龙骨船各种船型如数家珍;风神队5名小水手都曾跟随陈锦浩学习帆船,有不错的基础,陈锦浩只观察了一天,就帮助他们找到在龙骨船上的最佳位置;技术层面准备好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树立坚定的信念了。
陈锦浩在船员集合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定下争冠目标:“不论是六七岁参加OP组的小孩,还是十五六岁上龙骨船的孩子,我都会让他们做好吃苦训练的心理准备。目标要有明确,不论对手有多强大,都奔着冠军去。没有这样的强大心理,是无法克服海上遇到的困难的。”
在14岁的杨璨宁心中,浩哥(陈锦浩)给队员们的帮助非常大:“在两天合练中,我们按照浩哥的计划高效训练,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对场地、天气都有了解。虽然比赛时才第一次登上FAREAST 23R赛船,一开始也有点慌张,但经过第一轮比赛之后,基本就熟悉船上的操作了。最后拿到冠军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
自信才能站上世界大赛领奖台
陈锦浩的帆船生涯从深圳起步走向世界,先后师从深圳市帆船帆板运动协会秘书长黄仪绍、中国帆船教父庞辉。他从2011年开始自己的“大帆船”时代,经历过美洲杯帆船赛、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等大型赛事。去年在SailGP国际帆船大奖赛拿到季军后,陈锦浩萌生了“休息一下”的想法:“希望回到深圳,培养更多比我更优秀的小水手。同时给自己新挑战,兼顾运动员和教练员两重身份,所以创办了陈锦浩航海俱乐部。”
除了风神队的优秀表现,陈锦浩航海俱乐部还有8名参加中国杯青少年帆船赛OP组的小船长。他们平均帆龄不足1年,其中吴婉晴夺得女子OP组第三名,男子选手位列男子OP组别第四至八名。其中黄淙果获得第四,与去年相比提升巨大,他希望明年能站上领奖台。
陈锦浩的目标不仅满足于让更多人了解帆船和航海,他更希望让小水手有更多收获和成长,提高技术,日后登上国际大赛的领奖台。所以陈锦浩在训练小水手时非常严格,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倾囊相授。
参赛时,陈锦浩会在太阳帽上写两句话——“爱拼才会赢”和“永不放弃”。在他看来,要想培养与其他国家船员一争高下的水手,必须传承这种拼搏精神。“小水手要拥有夺冠的自信和克服一切困难的心态,训练时刻苦提高,将来才能代表中国、代表深圳站上世界大赛的领奖台。”
编辑 冯进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