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这次抗疫斗争有力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
——习近平
作为一座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型城市,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保持城市高效运行是一场“大考”。
深圳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中央、省的部署要求,加强水电气等城市“生命线”维护,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稳市场、保民生、抓管理、保运行,让市民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等生活必需品供应货足价稳,让防疫物资生产、供应能力不断提升,保障了城市正常运行和生产生活平稳有序,为阻击疫情筑起了坚强后盾。
“这叶子菜又新鲜又丰富,随时买得到”
越是受疫情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越需要稳定、基本保障越见重要性。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从防疫一开始,就在强力抓防疫的同时,始终惦记着百姓餐桌、民生大事,明确提出“要切实抓好‘菜篮子’‘米袋子’工作,严把食品安全关,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确保市场供应平稳有序”,“要积极组织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供应,加强市场价格监管,方便市民购买。”
疫情防控期间,梅林批发市场蔬菜供应充足。
疫情防控期间,无论是燕南路沃尔玛超市、清水河供港活畜中转仓、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平湖粮食储备库,还是安多福、深中海、一致药业等消毒液、口罩、防护服等医用物资生产企业,都有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忙碌调研的身影。他们仔细检查米面粮油肉菜蛋奶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和价格情况,了解防疫物资生产、供应保障问题,要求各方通力合作,千方百计保障民生物品货足价稳,并做好相应物资的战略储备。
春节期间,深圳国大药房700多名员工在岗值守,保障市民有序购药。
大年初三,部分市民担心买不到粮油果蔬等民生商品,导致一部分商超出现蔬菜、肉类供应紧张。面对市场上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抢购现象,市菜篮子领导小组迅即召集全市主要商超企业,组织批发市场加大蔬菜采购量,动员九大商超以10倍供应量加大供给。
很快,从货源地到农贸市场、商超都积极行动起来:深圳最大的“菜篮子”平湖海吉星市场加大采购,全市147个蔬菜供应定点基地“火力全开”增加供应,沃尔玛、苏宁家乐福、天虹等各大商家调拨货源、加大配送频次,许多志愿者也自发来到商超,协助蔬菜分拣、包装等工作,缓解暂时性人手不足……
“这叶子菜又新鲜又丰富,随时买得到!”大年初五,到家门口超市采购的张阿姨这样说。
“我们不是复工,我们一直都在”
老百姓对“菜篮子”“米袋子”的担心迅速得到解决,而居家生活,水、电、气也是一样都少不了,一样都不能差。
2月16日,福田区凯丰路凯丰综合楼有市民向深圳水务集团反映家中卫生间给水管发生漏水。接到消息,水务集团福田分公司梅林水务所维修队的万勇、雷绍军全副武装,戴上口罩、塑胶手套及安全帽,冒着疫情风险,迅速从值班地点赶到凯丰综合楼小区。两位员工体温测量正常,并征得住户和管理处同意后,进入用户家中查看漏水情况。原来,由于日积月累发生严重腐蚀,马桶旁一处DN40口径的给水立管正在向外四处汩汩地冒水。两人经过消毒地面、关闭水阀、拆开表组、排水、破除石板,清理管道、缠止水胶带、安装抢修器等一系列繁琐的步骤,终于将漏水点堵住了。
“我们一定要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的供水安全!”万勇和雷绍军的心声,不仅是水务集团的“军令状”,更是全市水务工作者在疫情期间的使命和担当。
在福田区八卦岭的街头,如果不是上班之前量体温、外出干活时戴口罩、下班全身要消毒,环卫清扫班组长陈均海不觉得疫情给自己带来了什么不同。家里人让他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他没同意:“活,总是要有人干的!”
在龙岗区万科璞悦山小区,坚持微笑服务、主动问好的安全员杨国良被小区住户称为“微笑哥”。疫情期间,带上口罩的他耐心地登记居民出入信息、测量体温、消毒、送外卖和快递、倒垃圾……工作量增加了不少,可他说:“能让大家放心,多干一点没关系!”
“我们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疫情期间,依然每日按要求进行巡线和抢维修的深圳燃气投资公司输配部抢修员张梁说。
“我们不是复工,我们一直都在,电力是必须守住的生命线。抗疫保电,我们不退。”深圳供电局500千伏深圳巡维中心值班员姚晓哲在朋友圈里这样写道。
还有公安、交警、城管、民政、气象、地铁、公交、快递等各行各业的贴心服务和保障,让我们这座有爱的城市,依然按部就班、井然有序。
步行5个多小时投入抗疫生产,只因“我是班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医疗物资供应成为打赢这场防疫战争不可或缺的重要“防护武器和装备”。总部位于深圳的稳健医疗,是国内医用敷料行业的主要企业之一。疫情发生后,为保障抗疫前线的医疗物资供应,稳健医疗立即取消公司经理级以上管理人员假期,并动员生产防护产品的车间春节加班,保持24小时连续生产状态。
工作人员对准备进入屠宰场的生猪仔细消毒。
张淑娥,是黄冈稳健北区口罩车间的班长。春节前夕,每个月难得能回家一趟的她盼望着在春节期间好好陪陪家人。然而,一场突发的疫情打破了张淑娥的春节计划。1月10日,公司首次动员口罩车间春节期间不休假,加班生产口罩,张淑娥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大年三十,张淑娥匆忙回到家中和家人吃了个团圆饭,全家人特别开心,以为她在家可以多待几天。可谁知,吃完年夜饭后她起身就要连夜赶回车间。面对依依不舍的家人,她含泪跑出家门,因为她知道,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在等着他们的口罩。
福永卫监所给辖区企业员工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健康体检服务。
从张淑娥家到公司有二十多公里路。此时,公交车已经停运了,路上的出租车也不停,但这并没有使张淑娥打退堂鼓。她硬是一步步走到了公司,足足走了5个多小时。
当同事得知她连夜走到公司时,问她怎么做到的,她回答道:“我是班长!”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医疗器械、口罩、防护服、消毒液作为疫情防控的“标配”缺口巨大。深圳医疗企业开足马力加班加点,不少企业“跨界”生产防疫物资,为抗疫贡献力量。
在深圳车企比亚迪,3天绘制400张图纸、7天完成口罩机的研发制造、不到30天建成100条口罩生产线,创造企业转产口罩的深圳速度。截至3月12日,比亚迪实现1.2秒生产一只口罩,日均产能达到500万只,总产能超过5000万片,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口罩工厂,口罩运往全国各地。
在服装企业赢家时尚集团的生产车间,裁剪、车缝、检验、包装……生产线紧张而忙碌。疫情发生后,这家生产中高端女装的深圳企业,两天内迅速“转型”,辟出1000平方米厂房改造为无菌车间,召回80名员工,于2月3日启动医用防护服加工。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显示,在防疫物资最紧缺的时候,深圳仅用3天实现口罩日产量从2万只跃升到20万只,仅用36天飞跃到1027万只,目前日产量稳定在4000万只;累计分配口罩1.1亿只、防护服56.2万件、测温仪4万个等,实现防疫物资由严重紧缺到供应充足的巨大转变,也为全市乃至全省、全国阻击疫情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保障。
相关链接
30.8亿元
2月22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阶段性降低用电成本政策,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深圳供电局全面落实南方电网公司的统一安排,自2月1日起,降低除高耗能行业以外的一般工商业和大工业企业电费5%,惠及企业34.04万户,全年为深圳工商业客户减免电费约30.8亿元,减免的电费由深圳供电局承担。
4万余个
我市在全国首创“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形成超大城市对进口冻品高效检测防控、高效保障供应的有效机制,为全省乃至全国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提供深圳经验。自8月18日建立以来,集中采集检测样品4万余个,排除疑似阳性冻品55批,拦截阳性冻品一批共1390件,有效阻断了进口冷链食品疫情传播风险。
199家
今年3月以来,我市出口医疗物资合计49.36亿美元,同比逆势增长约15%;其中呼吸机、红外测温仪出口量分别约占全国的20%、18%。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办“产品学校”,开展“产品义诊”,助力企业取得国内注册证和出口国资质认证认可,现共有199家深圳企业纳入商务部出口医疗物资“白名单”。
22万户
2月26日,深圳市水务局与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对受疫情影响的我市工商企业实施阶段性城镇污水处理费补贴的通知》,确定补贴对象为全市缴纳工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和特种行业类污水处理费的企业。补贴时间及标准是根据工商企业用户2020年2月至7月(共计6个月)用水期对应实际缴交的污水处理费金额。按照“先缴后补、实缴实补、能补尽补”的原则,由供水公司逐月将补贴款拨付给符合条件的企业。据统计,全市工商企业用户约22万户,根据2019年同期数据测算,补贴资金高达4.2亿元。
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