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团队研发表取采样装置,助力嫦娥五号月球“挖土”成功
新华社
2020-12-09 07:56

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日前成功落月并完成核心关键任务——月面自动采样封装。在中国首次月面采样返回的探测任务中,香港理工大学(以下简称“理大”)科研团队研发的表取采样装置助力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挖土”成功,闪耀香港科研团队在国家重要科研项目中的又一次高光。

理大8日介绍,嫦娥五号采样方式包括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理大科研团队承担的正是表取采样系统的研发。表取采样指的是利用机械臂在月面进行多点采样,机械臂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制造,采样执行装置则由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兼副系主任容启亮率领约20多名香港科研人员研发制造。

容启亮及其团队研发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附着在嫦娥五号的着陆器上,整套装置由超过400件工件组合而成,包括采样器甲、采样器乙、初级封装装置和近摄相机。采样器甲和采样器乙分别用来挖取松散和黏性的月球土壤,初级封装装置是表取样本的暂存器,近摄相机则发挥识别样本和视像导航等作用。

容启亮向新华社记者介绍,纵观全球探月历程,嫦娥五号采样任务实现了采样方式和采样地点的两大突破,对科研发展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表示,嫦娥五号创造性地完成了月面自动表取采样并封装。在采样地点上,嫦娥五号没有选择曾经被采样的地点,而是开拓了一处受风化影响较小、月壤没有被采集过的“处女地”。

从2012年完成原理样机研发到向国家交付正样件,再到嫦娥五号成功完成表取采样,容启亮形容“这些年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挑战”。单以表取采样执行装置为例,这一装置是在月球面向太阳的地方运作,月面温度高达110摄氏度,所以容启亮团队设计的系统必须能够克服极高温、宇宙射线等极端环境并保持样本稳定。

容启亮十分感激国家授予理大科研团队表取采样这一关键装置的研发任务。他说,香港是一座开放型的城市,科学家有机会接触各种前沿的科学理念,但仅仅有好的想法、没有雄厚的科研实力是远远不够的,国家给予香港科研人才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机会,鼓励香港科研人员融入国家发展,更是促进了香港在国家科研发展中承担重要角色。

展望未来,容启亮表示还将继续与海内外科研机构深化合作,“多方面的合作能够催生新思维,开阔科研人员的眼界”。

编辑 张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