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鼠标,就能置身大鹏所城古朴城墙之下;足不出户,便能漫步“玫瑰海岸”,在大鹏湾之滨邂逅一场“梦中的婚礼”。在减税降费的助力下,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正在擦亮深圳“文创之城”新名片。
古城老街“焕新貌” 文旅融合创新机
自2016年《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出台后,深圳文化产业走上“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之路。2019年8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为特区文化产业确立“发展更具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的目标。2020年4月,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特区文化产业以更加坚实的步伐阔步向前。在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深圳文化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创新发展道路日趋清晰。
有着“深圳后花园”之称的大鹏新区,依托于优质生态、人文资源,旅游业成为大鹏半岛支柱产业之一,2019年游客人数近11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0亿元。深圳别称“鹏城”的来源地大鹏所城,是我国目前保留较为完整的明清海防军事所城之一,也是深圳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保护级别最高的历史遗产。近年来,随着“东进战略”的持续推进,“美丽大鹏”的稳步实施,大鹏新区通过引入大文旅项目对古城街道进行改造,优化景区环境;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深入挖掘渔民文化、客家文化、海防文化,积极推动“文旅融合”,构建现代文旅产业新体系。如今的大鹏所城,在维系社区居民原有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打造“大鹏风情居”“大鹏民间味”“大鹏烟火气”等特色度假体系,营造出了一个开放混合的文旅街区。
据深圳市税务局数据显示,目前深圳拥有境内外上市文化企业135家,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超10万个,资产总计1.37万亿元,从业人员超100万人,拥有61家市级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园区进驻企业和园区运营方营业收入总额超2000亿元,税收超150亿元。2019年,全市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减免税费达10.34亿元。一座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正在崛起。
税务支持“不断档” 企业免“疫”复苏
从“文化沙漠”到“设计之都”,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已成为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使文创行业遭受较大冲击,不少中小微文创企业面临生存考验。为此,深圳出台22条措施提振文旅消费、帮扶文化企业。疫情期间,深圳税务部门更是聚焦“优惠政策落实要给力”,为纳税人提供有温度的优质高效纳税服务,提升文化企业免“疫”力,助力企业重拾信心。
据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数据显示,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深圳市共接待游客546.10万人次,旅游收入53.40亿元。大鹏新区作为深圳著名的生态旅游区,也走出了市场寒冬,迎来了普遍复苏的旅游热潮。“旅游市场的回暖,离不开政府对疫情的有效防控和民众消费信心的提升,我们企业经营好转也离不开减税降费政策的持续发力和税务部门贴心周到的纳税服务。”对国庆期间游客量大幅回升,深圳市玫瑰海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玫瑰海岸”)总经理甘新建说出了重要原因。
玫瑰海岸是大鹏新区婚庆产业的龙头企业,也是新区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代表,多次作为文博会分会场。“2020年以来,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为我们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利好,我们企业预计全年减税降费将达到50多万元,疫情期间公司没有辞退一位员工。” 甘新建向记者介绍。据玫瑰海岸统计,恢复正常营业以来,前三季度游客入园23.6万余人,婚纱摄影入园3.1万对,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0%左右,但四季度随着婚纱摄影旺季的到来,人流预计会增加到与去年同期持平。
▲一对“准新人”正在玫瑰海岸的一座“欧洲古堡”前拍摄婚纱照
据了解,经过几个月以来旅游市场的正常运行和信心积累,大鹏新区酒店餐饮业、民宿业等相关产业经营收入均呈现不同程度回升。预计进入四季度,大鹏将迎来新一轮旅游人气高峰,重现久违的旅游消费热。
税惠助创意落地 文创业发展可期
深圳文创产业发展迅猛背后,离不开深圳市税务部门积极落实减税降费、优化纳税服务、营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的一系列举措。深圳企业国瓷永丰源对广彩文化不懈探索,不断将传统文化融合现代科技,今年推出的“中国传奇广彩系列”瓷器更是大放异彩。这背后离不开国瓷永丰源不断探索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赖于减税降费政策的持续支持。“我们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复审顺利通过了,可以继续按照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国瓷永丰源的财务总监黄超贤说,“自2008年第一次通过国家高新技术申请后,我们获得了多个政府部门的帮助,特别是龙华区税务局,多次到我们公司问计问需,还带上了税收优惠红利!”据统计,国瓷永丰源在2018年享受高新企业税收优惠20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67万元,2018年5月1日增值税税率下调后2019年至今享受减税932万元。
▲龙华区税务局工作人员对国瓷永丰源开展一对一上门税务辅导
为进一步巩固减税降费成效,支持文化企业健康平稳发展,深圳市税务局通过短信提醒、电话通知、互联网发布、微信公众号推文等渠道宣传政策。针对重点企业,深圳市税务局更是开展“非接触式”点对点辅导,落地落细2020年全年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的税收优惠政策。
据统计,自2019年7月文化事业建设费减半征收政策实施以来,深圳市已累计减征10.2亿元。2020年文化事业建设费免征政策,预计将惠及全市6.7万余户企业,减免税费约23亿元。借助科技创新支撑,深圳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和滨海旅游城市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等“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深圳文创产业创新升级的步伐还在继续,深圳税务部门也将继续为深圳打造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保驾护航,“文创深圳”未来可期。
(晶报供稿)
编辑:陈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