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见!全球招商大会来啦!超200家世界500强及跨国企业将共赴深圳之约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吴亚男 段琳筠 文/图
16:3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围绕AI、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金融等7大重点领域组织主题招商活动;精心设计13条投资考察线路、超200家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公司应邀参加……2025深圳全球招商大会将于12月5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行。

11月28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深圳全球招商大会新闻发布会,深圳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刘振强介绍大会筹备情况,并与市委金融办副主任朱江,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许云飞,市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邵钢,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谭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何建辉,就深圳金融领域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科技创新、人工智能产业、文旅产业、吸引外资等情况答记者问。

持续健全“大招商”格局

预计参会企业及机构将超过600家

2025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以“开放链全球 创新领未来”为主题,致力打造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平的投资合作平台,更好发挥深圳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深圳对全球资源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深圳持续健全‘大招商’格局,坚持以‘心诚+行程’面向全球精准招商引资,持续擦亮‘投资深圳’品牌,努力打造‘全球最佳投资首选地’。”刘振强介绍,本届大会将采用“1+7+N”的系列活动形式,将“1场主会场活动、7场主题招商活动、N场投资考察活动与海外分会场活动”相结合,充分展现深圳的经济活力、创新动力、产业实力和投资潜力。

今年招商大会聚焦深圳产业发展特色,不仅将在主会场外围设置品牌展示区,呈现深圳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和本土品牌的多样魅力,还将围绕AI终端及软信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与高性能新材料、金融、文旅与商贸、海洋经济等7大重点领域组织主题招商活动,邀请业内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家、科学家和专家学者共话产业趋势与投资机遇。

“两场与AI相关的专题招商活动将通过‘成果展示+主题推介+机遇共享’的形式,全面展示深圳相关产业基础、政策支持及资源布局。”谭岱透露,这两场活动不仅将覆盖开放联动的产业生态,还将集中展示新锐企业成果,组织政策性基金与创投机构现场对接,进一步强化产业对接实效。

朱江表示,金融专场活动将集中展示更多金融改革创新发展成果,从不同维度展现深圳金融国际化和创新活力,邀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外资金融机构分享深圳金融创新实践。

同时,深圳各区(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以及前海、河套精心设计了共13条投资考察线路,诚邀参加本届大会的嘉宾实地感受深圳的发展氛围、创业生态和营商环境。

刘振强介绍,本届大会将邀请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公司、央企国企和行业领军企业的高层参会。截至目前,预计主会场活动参会企业及机构将超过60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公司超过200家,分别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培育打造深圳“营商森林”

全市经营主体总量和创业密度均居全国第一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能让经营主体充分迸发活力的优良生态,这正是深圳营商环境的核心理念,让扎根在这座城市成长发展的行业巨头、初创小微企业都能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近年来,深圳一直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培育打造深圳的‘营商森林’。” 许云飞表示,深圳全力加强要素保障,积极营造应有尽有、无所不有,高效便捷、性价比高,单方面突出、综合优势更强的产业生态;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独角兽企业、高成长企业,积极推动个转企、小升规,打造大企业顶天立地、创新企业开天辟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共生共荣良性循环。

许云飞在会上透露,截至2025年10月底,深圳经营主体总数达459.21万户,总量和创业密度均稳居全国第一,既拥有像华为、腾讯、比亚迪等“参天大树”,也培育着133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2.5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这类的“主力林层”,构成了生态的主体。

“深圳始终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据邵钢介绍,2024年,深圳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2453.07亿元,总量连续两年居全国城市第二位;R&D经费投入强度达6.67%,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其中企业R&D经费投入占比93.5%,居全国城市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登顶全球榜首,加快推动科技服务业和研发中心高质量发展。

当前,深圳正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我们重点从加强政策支持、深化场景开放、提升创新能力、强化要素保障四个方面发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谭岱表示,在下周举行的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上,深圳将在已开放近200个“城市+AI”场景的基础上再开放100个,在工业、建筑、医疗、教育等领域打造“开源鸿蒙/RISC-V”标杆应用场景,让企业的技术得到验证、产品得到应用。

深圳将文体旅游产业发展作为服务城市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文化高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目前已成为全国首批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城市,并入围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百业皆文旅,处处有商机。“近年来,深圳文体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新业态蓬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何建辉表示,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21年的2566亿元增长至2025年约3200亿元,增长24.7%;旅游总收入从2021年的1599亿元提升至2025年约3000亿元,增长87.62%;体育产业总产出从2021年的1271亿元增长至2025年约2300亿元,增长80.96%,体育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近翻一番。

跨国投资热土含金量持续提升

今年前10个月全市新设外资企业数超万家

深圳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积极落实电信、医疗等重点领域试点政策,今年4月入选全国新一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

刘振强表示,作为全国、全省外资大市,深圳始终高度重视吸引和利用外资,多措并举推动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实现实际使用外资逆势增长。2025年1至10月,全市实际使用外资297亿元,同比增长8.4%;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超过万家,美国杜邦、法国德高、英国BP石油、瑞典海克斯康等知名外资企业纷纷在深新设或追加投资,海外对深投资持续升温。

外资结构不断优化。今年1至10月,全市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超100亿元,占全市总量三分之一以上,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尤为显著,达到52.7%。

跨国投资热土含金量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全球共有180个国家和地区来深投资,累计在深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超340家,来自发达经济体的外资企业不断云集。

金融机构持续看好深圳,纷纷加大布局。据朱江介绍,今年以来,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深圳分行、招银金融投资公司、富邦银行深圳分行等11家重点金融机构落户深圳;7只银行系AIC试点基金落地,规模达221.6亿元,居国内首位,另有8只拟落地、金额161亿元;支持摩根士丹利基金、瑞银基金销售顺利完成增资。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李璐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郭秦川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吴亚男 段琳筠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