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初见成效 在13部法律法规中被采纳建议35条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李舒瑜
11-26 08:5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是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支持单位之一

作为最年轻的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成立不足一年,已对36部国家、省、市法律法规草案征集立法建议超过1000条,在已出台的13部法律法规中被采纳35条。11月25日,202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片会在深举行,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在汇聚民意民智方面取得的成效获得与会人员点赞。

会议期间,来自全国20个省的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以及国家、省、市三级共64家立法联系点的负责人专程赴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及河套福保立法联系点考察。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今年5月正式启动,是经济特区城市中首个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成立以来,该联系点充分发挥福田的区位、产业、人才等优势,构建1+8工作制度体系,新组建一支50人的涉外立法信息员队伍,充实272名社区立法议事会成员和79家联络单位队伍,广泛链接科创、金融、深港规则衔接等专业领域的智力资源,打造从深港前沿到最高立法机关的民意直通车。

设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河套福保立法联系点,是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支持单位之一。该联系点充分发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国家级战略平台独特优势,先后召开18场法律法规草案意见征集和调研专场活动,专门听取收集河套科创企业和科技创新人才的意见建议。其中,在深圳工作的香港青年李智鸿提出的“加强对香港居民法治宣传教育”建议,被新出台的法治宣传教育法第14条采纳,成为深港民心相通的鲜活例证。

为更好助力国家立法吸纳特区民意和湾区实践,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创新工作机制,组建立法观察团对民意速办平台中的民生诉求进行深入分析。目前已召开7场评议会,收集了涉及物业管理、噪声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立法意见,不断将“送上门来的群众诉求”高效转化为“高质量的立法建议”。数智员工“福小立”也在基层立法联系点“上岗”,实现群众意见征集、整理、分析、反馈的全流程数字化与智能化,为联系点工作插上“数字翅膀”。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李舒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