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重要内容,提出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窗口,深圳加快发展“未来产业”,既是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也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记者近日从市党外代表人士开展的“未来产业”专题调研中获悉,深圳将聚焦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等关键领域,超前布局一批重大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科技项目,力争催生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成果。
深圳未来产业“家底”扎实
记者从调研中获悉,从实验室的潜心探索到产业化的落地实践,深圳未来产业“家底”扎实——
在合成生物领域,深圳居国内第一梯队,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完整链条。目前,深圳已聚集近400家合成生物产业相关创新型企业,业务涵盖技术服务、医药、化学品、消费品等多个产业环节,多项成果行业领先。
在智能机器人领域,整体技术实力位居国内前列。在摩根士丹利2025年发布的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上市公司百强名单中,比亚迪、腾讯、优必选、汇川技术、速腾聚创、雷赛智能、兆威机电7家深圳企业上榜。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的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0%,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率最高达60%。
在细胞与基因领域集聚效应显著,已吸引超20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在光载信息领域形成集群优势,在光通信、光感知、光器件、光显示等方面集聚企业超过500家;
在量子信息领域,承建了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合肥实验室深圳基地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在高温超导、量子纠错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将相关龙头企业纳入全市量子科技科研体系;
在脑科学与脑机工程领域,深圳已汇聚120家相关企业,微灵医疗在国内半植入式脑机接口初创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深地深海产业处于培育增长期,集聚了一批如中集集团、招商重工(深圳)、中海油(深圳)等拥有或涉足深地深海领域核心技术的龙头骨干企业;
前沿新材料产业覆盖领域较广,已集聚一批上市公司、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等重点企业。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已完成工程验收备案,中国稀土钇基磁材中试示范项目、比亚迪全固态电池及整车技术产业化项目等的建设持续推进中。
营造适宜未来产业发展良好生态
记者从市科创局获悉,深圳通过平台搭建、技术攻关、金融活水与政策引导等多维并举,正在为产业发展构筑坚实的四梁八柱,奠定长远发展的深厚根基。
持续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全市各类创新载体总数突破4000家。鹏城实验室在智能算力互联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深圳医学科学院与深圳湾实验室建设一体化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迈入高质量运行阶段,一批生命科学、量子科学、合成生物学、脑科学、大数据领域的基础研究机构陆续建成,鹏城云脑Ⅲ、国家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聚焦未来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重点产业研发计划,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联动,开展“需求出发、应用导向”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量子纠错新方案、天气预报人工智能大模型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华为成功研发鲲鹏、昇腾处理器,创立并推出中国人自己的操作系统——欧拉、鸿蒙,构建形成基于国产软硬件平台的应用生态。
为支撑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圳构建了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设立100亿元天使母基金、100亿元市人才创新创业基金、20亿元科技创新种子基金,引导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推动合成生物、脑科学与脑机工程、细胞与基因产业基金投资项目,成立空天产业引导基金,设立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
深圳还积极营造适宜未来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以立法、规划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若干规定》,制订《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成立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科学联盟,深化深莞在重大科研项目协同攻关等七大领域的合作,第二十七届高交会更是集结5000余项前沿成果,其中超20%为全球首发首展。
催生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成果
未来,深圳将如何抢占未来产业的新赛道?记者从市科创局获悉,一系列布局已在路上。
核心技术是产业发展的引擎。深圳将聚焦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等关键领域,超前布局一批重大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科技项目,力争催生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在研发组织上,将积极探索“业主制”“项目经理人制”等新型组织方式,并强化“部省市区联动、政企联动、贷投补联动”,真正实现从市场需求出发、以应用为导向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金融活水如何精准浇灌?深圳将健全科技金融的风险补偿机制,加快设立一批未来产业基金,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充满潜力的种子期和初创企业。同时,创新监管与评价方式,建立适应未来产业投资周期特点的长周期考核机制,给予创新更多的耐心与空间。
在产业生态营造上,深圳将谋划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一批未来产业专业园区、孵化器和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并完善相关标准规范、检测检验体系。此外,还将谋划举办未来产业竞技大赛,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
编辑 李璐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朱良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20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田径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进行。东道主广东队获得第四名,担纲第一棒的男子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苏炳添结束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你知道“苏神”跑的是第几棒吗?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十五运会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现场,31岁的老将汪顺第八道出发,最终以4分14秒90的成绩强势夺冠,成为全运会历史上夺得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请问汪顺累计共斩获多少枚全运会金牌?
2025年11月17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仰泳项目男子50米决赛中夺金的徐嘉余选手代表的是哪个地区?
十五运开幕式上,智能机器人演奏的千年文物仿制品是?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