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聚焦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等关键领域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樊怡君
11-21 22:0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重要内容,提出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窗口,深圳加快发展“未来产业”,既是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也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记者近日从市党外代表人士开展的“未来产业”专题调研中获悉,深圳将聚焦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等关键领域,超前布局一批重大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科技项目,力争催生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成果。

深圳未来产业“家底”扎实

记者从调研中获悉,从实验室的潜心探索到产业化的落地实践,深圳未来产业“家底”扎实——

在合成生物领域,深圳居国内第一梯队,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完整链条。目前,深圳已聚集近400家合成生物产业相关创新型企业,业务涵盖技术服务、医药、化学品、消费品等多个产业环节,多项成果行业领先。

在智能机器人领域,整体技术实力位居国内前列。在摩根士丹利2025年发布的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上市公司百强名单中,比亚迪、腾讯、优必选、汇川技术、速腾聚创、雷赛智能、兆威机电7家深圳企业上榜。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的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0%,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率最高达60%。

在细胞与基因领域集聚效应显著,已吸引超20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在光载信息领域形成集群优势,在光通信、光感知、光器件、光显示等方面集聚企业超过500家;

在量子信息领域,承建了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合肥实验室深圳基地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在高温超导、量子纠错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将相关龙头企业纳入全市量子科技科研体系;

在脑科学与脑机工程领域,深圳已汇聚120家相关企业,微灵医疗在国内半植入式脑机接口初创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深地深海产业处于培育增长期,集聚了一批如中集集团、招商重工(深圳)、中海油(深圳)等拥有或涉足深地深海领域核心技术的龙头骨干企业;

前沿新材料产业覆盖领域较广,已集聚一批上市公司、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等重点企业。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已完成工程验收备案,中国稀土钇基磁材中试示范项目、比亚迪全固态电池及整车技术产业化项目等的建设持续推进中。

营造适宜未来产业发展良好生态

记者从市科创局获悉,深圳通过平台搭建、技术攻关、金融活水与政策引导等多维并举,正在为产业发展构筑坚实的四梁八柱,奠定长远发展的深厚根基。

持续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全市各类创新载体总数突破4000家。鹏城实验室在智能算力互联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深圳医学科学院与深圳湾实验室建设一体化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迈入高质量运行阶段,一批生命科学、量子科学、合成生物学、脑科学、大数据领域的基础研究机构陆续建成,鹏城云脑Ⅲ、国家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聚焦未来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重点产业研发计划,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联动,开展“需求出发、应用导向”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量子纠错新方案、天气预报人工智能大模型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华为成功研发鲲鹏、昇腾处理器,创立并推出中国人自己的操作系统——欧拉、鸿蒙,构建形成基于国产软硬件平台的应用生态。

为支撑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圳构建了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设立100亿元天使母基金、100亿元市人才创新创业基金、20亿元科技创新种子基金,引导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推动合成生物、脑科学与脑机工程、细胞与基因产业基金投资项目,成立空天产业引导基金,设立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

深圳还积极营造适宜未来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以立法、规划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若干规定》,制订《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成立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科学联盟,深化深莞在重大科研项目协同攻关等七大领域的合作,第二十七届高交会更是集结5000余项前沿成果,其中超20%为全球首发首展。

催生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成果

未来,深圳将如何抢占未来产业的新赛道?记者从市科创局获悉,一系列布局已在路上。

核心技术是产业发展的引擎。深圳将聚焦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等关键领域,超前布局一批重大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科技项目,力争催生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在研发组织上,将积极探索“业主制”“项目经理人制”等新型组织方式,并强化“部省市区联动、政企联动、贷投补联动”,真正实现从市场需求出发、以应用为导向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金融活水如何精准浇灌?深圳将健全科技金融的风险补偿机制,加快设立一批未来产业基金,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充满潜力的种子期和初创企业。同时,创新监管与评价方式,建立适应未来产业投资周期特点的长周期考核机制,给予创新更多的耐心与空间。

在产业生态营造上,深圳将谋划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一批未来产业专业园区、孵化器和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并完善相关标准规范、检测检验体系。此外,还将谋划举办未来产业竞技大赛,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

编辑 李璐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樊怡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