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率先落地珠宝首饰职称改革 让“手艺人”变为专业技术人才

08:29
摘要

不久前在京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珠宝展上,前来深圳珠宝设计师展位处咨询的行业人士络绎不绝,除了关于作品的交流之外,一场有关深圳罗湖首创珠宝首饰职称单列评审的讨论也悄然展开。

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21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新明 通讯员 杨冰洁)不久前在京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珠宝展上,前来深圳珠宝设计师展位处咨询的行业人士络绎不绝,除了关于作品的交流之外,一场有关深圳罗湖首创珠宝首饰职称单列评审的讨论也悄然展开。“大家都在谈论深圳珠宝首饰工艺专业职称评审改革,很多外地同行都很羡慕,纷纷向我打听职称申报的流程和细节……”独立珠宝设计师连若辰说道。

用好职称“指挥棒”,立起人才“风向标”。今年8月18日,包括连若辰在内的首批深圳市珠宝首饰工艺专业职称评审通过人员完成公示,并将于近期正式获得珠宝首饰工艺专业的职称证书。罗湖区这项“特色产业+”职称改革,通过成立全省首个区域特色产业+市属职称评审委员会,创新实施珠宝首饰工艺专业单列评审,引发了从人才价值认证、驱动企业创新能级提升、重塑行业竞争格局的链式反应,成为深圳以人才评价改革创新精准赋能黄金珠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切实推动产业进入 “以人才价值驱动产业价值”的新发展阶段。

破立并举 打造“特色产业+”专技人才评价体系

黄金珠宝产业是深圳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20+8”产业集群中现代时尚产业集群的关键构成。数据显示,深圳黄金珠宝首饰从业人员逾40万,但是具有较高设计水平和原创力的优质珠宝首饰工艺人才却存在明显不足。

“过去申报科研项目,最头痛的就是‘专业技术资格’这一栏。像我们搞材料研发和技术应用的,成果很多,但就是缺少一个官方的‘专业身份证明’。”作为深圳市金弘珠宝首饰有限公司研发总监,41岁的周鹏多年深耕贵金属材料与工艺研发领域,是一名手握多项专利、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的材料学专家,但因其专业特性与现行职称评价体系难适配,长期处于“有实无名”的境地。

周鹏的境遇,道出了不少水贝珠宝从业者的尴尬。一直以来,珠宝首饰工艺专业人员只能参加工艺美术大类的职称评审,专业性、评审标准无法充分体现珠宝首饰工艺专业特色,导致人才参与意愿不高,人才评价“指挥棒”发挥作用有限,人才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动能也显不足。

2023年,在上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指导下,罗湖区聚焦黄金珠宝产才融合发展需求,围绕“20+8”时尚产业集群特色优势,开展“特色产业+”职称改革,并于2024年12月成立全省首个区域特色产业+市属职称评审委员会——深圳市珠宝首饰工艺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将珠宝首饰工艺专业从现行工艺美术大类职称评审中独立出来,并在人才评价机制、模式等方面实现多项全省首创。

如创新“职称管理部门+行业龙头”的评审组织模式,罗湖区人力资源局组建评委会,并审慎遴选珠宝国检集团全资子公司国检教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为评委会办公室的承接单位,实现社会化评价与政府监管的有机结合;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搜索挖掘珠宝首饰专业领域的资深专家,组建起了由50余名行业顶级专家构成的评委会专家库,确保评委会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在省工艺美术系列职称评审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珠宝首饰行业特色和人才特点建立量化评分指标,突出业绩成果权重,同步纳入数字化融合与跨界创新能力等考量因素等。

罗湖区人力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评审工作建立的评价指标,包含30多个评价要素,更加突出创新能力、时代导向和产业需求导向。“申报人须在专业理论、技术技能和运用能力三个方面有所突破和建树。此外,不同领域(设计、制作和研究)评价的侧重点和要求也有所不同,从而避免对不同人才评价的‘一刀切’”。

改革牵引 人才价值标尺锻造驱动产业内涵式发展

精准的“标尺”,不仅是人才评价的“指挥棒”,更能成为贯通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连接器”。

今年1月,首届珠宝首饰工艺专业职称评审工作正式启动,吸引了包括周大福、潮宏基、翠绿、星光达、百泰等黄金珠宝行业头部企业在内近200位从业人员报名参评,在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内引发热烈反响,获得主流媒体、权威期刊关注。

2025年8月9日至10日,评委会在深圳国检珠宝大厦完成首次评审工作,一批扎根产业实际、原创性强、具备前瞻性眼光的珠宝首饰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其中,大部分是各大珠宝公司从事珠宝首饰设计制作的从业者,30至39年龄段的占到49%。

从“手艺人”变为专业技术人才,这种语境和身份上的转变,带来的是极强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这不是单纯的薪酬待遇问题,而是一种精神激励和身份认同,让从业者能真切感受到‘技可攀薪,创有所享’。”周鹏取得“珠宝首饰工艺”职称后,其所在公司便开始将职称标准融入内部人才评价培养体系,“这项改革让技术人才看到了从工艺员到高级专家的职业成长路径,更能感受到职称评审与标准化工作所形成的合力。”

珠宝首饰职称改革,在行业内激起了层层涟漪,更成为了创新的“催化剂”。

“这项改革恰逢其时,我们要进一步练好‘内功’,通过建立产业需要、活力创新、梯次接续的人才队伍,提升附加值,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诗普琳珠宝等企业人士表示。

对于像连若辰那样的设计师而言,标准的激励引导作用已经显现。“AI无疑将成为有力助手,帮助提升设计效率与精度,基于跨界创新能力评价,我正在抓紧探索陶瓷、漆器、纤维艺术等不同材料与设计的跨界融合,进一步拓展作品的表现维度。”

“职称评审建立的是长远的人才激励机制,构建可持续的人才竞争优势和创新生态,最终受益的是整个珠宝行业和企业。”在评委会办公室负责人、珠宝国检集团培训中心战略顾问张珠福博士看来,人才链与创新链的同频共振,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将有力推动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巩固并提升深圳在全球黄金珠宝产业的地位。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罗湖区珠宝行业新引进设计人才在引进总人数中占比增幅达35.8%。根据新近出台的《罗湖区珠宝首饰工艺专业技术人才奖励项目申请指引》,取得珠宝首饰工艺专业职称的人才,最高可给予20万元的人才奖励并配发“罗湖优才卡”,进一步提高对高层次创新型珠宝首饰专业技术人才“引育留用”力度,以实现人才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

编辑:谭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