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期末评价从“纸笔测试”变为“成长盛宴”

宝安湾
07-08 07:28
摘要

光明区多所小学在一二年级创新期末评价模式,以多样化活动为载体,推动跨学科融合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龙冠斌/文 卢正辉/图

“小探险家”们头戴海洋主题头饰,在“数学宝藏湾”用七巧板拼出闯关路线……期末已至,光明区东周小学低年级学子手持探索闯关卡,在各个趣味考核站开启知识挑战;在光明区实验学校同心小学,一年级萌娃正用七巧板拼出“会飞的小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光明星河小学的孩子们走出校园,向陌生人介绍家乡美食——这一幕幕生动场景,正是“双减”政策落地后,光明区多所小学在一二年级创新期末评价模式的缩影。各校以多样化活动为载体,推动跨学科融合,让小学低年级期末评价从“纸笔测试”变为“成长盛宴”。


打破课堂边界 让学习场景活起来

在小学低年级,传统期末考场的严肃氛围,已经被轻松愉悦的闯关场景取代,各校精心设计的主题情境,让学习从课本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

尚美小学举行一二年级期末闯关活动。

光明区尚美小学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转化为“诗海奇遇”“探秘海底”“海礁浅趣”等关卡。孩子们化身“诗词探险家”“海洋研究员”,在琅琅书声中穿梭词语迷宫,在色彩斑斓的海洋生物造型中识别几何图形,让知识在沉浸式体验中自然流淌。

如何将四科知识融入趣味情境中,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完成各项挑战?光明区东周小学根据年级特点定制主题,一年级“海洋奇趣探索日”与二年级“拾光花田采蜜季”各具特色。“小探险家们”在“语文珊瑚海”背诵经典古文、用童趣语言描述图片场景;“小昆虫们”在“英语秋收站”里,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绘本故事,让语言学习与自然意象深度融合……

这种“情境化、游戏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绽放独特光彩,真正实现“在探索中成长、在快乐中收获”。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光明星河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们走出校园,在陌生的考官面前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光明星河小学将考场搬到社会“大课堂”。在“社会化游考”中,孩子们手持《摘星手册》走进公园、商超等地,完成“计算公园路线”“介绍光明美食”“践行环保行动”等任务。通过与陌生人“考官”沟通,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还让他们在真实社会场景中理解规则、学会共情,实现了“课本知识”与“社会适应”的无缝衔接。

跨学科融合 让素养培养实起来

在“创意小画家”关卡中,孩子们笔下的操场不仅要色彩和谐,还要体现对校园生活的理解;在“小小判断师”环节,他们用童言童语辨析“美丑”,将道法中的价值判断与美育中的审美感知相结合;“拼图小超人”在七巧板的拼搭中,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与空间想象力……光明区实验学校同心小学落实“美育一件事”,将审美教育融入十二道关卡,让“美”成为串联各学科的隐形线索。

光明区实验学校同心小学围绕“美育一件事”开启“综合素养大闯关”。

“每当看到低年级小朋友大声流利地唱出英文歌曲,我都感到骄傲。我还知道了要温柔对待小朋友,要有耐心。”光明区实验学校同心小学高年级学生当上“小考官”,他们在评判学弟学妹时,既巩固了知识,又学会了责任与耐心,让评价成为成长的催化剂。本次闯关活动突破学科界限,将美育融入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多元场景,让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美的力量。

打破学科壁垒,实现知识融会贯通,是这次低年级“期末考”的新特色。光明区尚美小学“滴水成海”关卡颇具巧思,将传统游戏“跳房子”与道法学科中的节水知识结合,孩子们每一次跳跃都是对环保理念的践行,当童谣与节水知识在操场回荡,道法教育便在玩乐中悄然扎根。

此外,在光明区尚美小学科学学科的“科学秘境”里,孩子们识别鱼身体结构,让生物知识不再停留在课本,成为探索自然的钥匙。“护海行动”将美术与劳动教育巧妙结合,孩子们化身为环保小卫士,在模拟海滩场景中捡拾垃圾,再根据分类标准精准投放。手绘的海洋背景板与分类垃圾桶相映成趣,垃圾分类的知识便在实践中转化为守护地球的行动力。

这种跨学科融合,让“五育”不再是割裂的目标,而是融入活动细节的有机整体。

多元主体参与 让教育合力聚起来

在光明区,期末评价不再是学校的“独角戏”,家长的加入让教育生态更加开放多元。光明区实验学校同心小学的家长考官们,放下评分表时更像“大朋友”,当孩子紧张忘词时轻声鼓励,为出色作品竖起大拇指,这种平等互动让孩子感受到尊重,也让家长发出“教育是点燃而非灌输”的感慨。

东周小学一二年级分别以“东周海洋奇趣探索日”“东周拾光花田采蜜季”为主题,开展综合素养评价活动。

光明区东周小学家长志愿者团队分工明确,有的担任考核官,有的引导流程,他们在参与中直观看到孩子在“数学速算”“科学分类”等环节的表现,对“双减”下的学习成果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光明星河小学的《感谢信》设计独具匠心,其图版源自学生“寻游光明”项目原创手绘,孩子们将作品赠予社会考官,既展示了艺术才华,也成为传播光明文化的小小使者,实现了“评价成果”向“文化传播”的价值延伸。

从校园内的主题闯关到社会场景中的实践挑战,从单一学科测试到多学科素养融合,光明区小学低年级期末活动,生动诠释了“双减”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改革方向。当“通关证书”“美育星印章”“摘星手册”取代了传统成绩单,光明区小学低年级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对一学期学习的肯定,还是对知识的热爱、对探索的勇气与对成长的自信。

这些多样化、跨学科的实践,为教育评价改革注入了活力,也让人们看到:教育回归本质,每一个光明的孩子都能在快乐中绽放独特光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