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脚步丈量时光
传奇没有终点 !
作为中国首位实现竞走项目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大满贯的运动员,38岁的刘虹(深圳市“鹏城优才卡”持卡人)再次站上了赛场。这次挑战,包含了不畏岁月的热爱,坚持不懈的精神,还有朴实无华的情怀,“我得对得起深圳、广东对我20多年的培养”。
11月17日,广东珠海,十五运会马拉松竞走混合接力,第五次征战全运会的刘虹迎风撞线,2小时59分34秒,和5天前的女子20公里竞走一样,还是第四名。她笑着转身,向观众鞠躬,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不是给第四名的礼遇,是回应一个时代最温柔的谢幕。
2002年,就因教练孙荔安一句“娃,想不想来深圳发展”,15岁的刘虹穿着洗得发白的运动鞋,坐着绿皮火车来到深圳。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虹表示:第一次踏上深圳,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座城市充满蓬勃生机,大家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让我特别想在这里扎根。
此后,深圳的烈日、深圳的风雨、深圳的跑道,成了她青春的底色。
2005年
刘虹参加了全运会
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随后进入国家队
从深圳走向了世界

“这座城市成为了我坚强的后盾,赋予了我积极奋斗的精神。”
刘虹觉得,正是基于深圳提供的优越条件,自己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在这片土壤茁壮成长。“我最初就跟孙荔安指导和张世浩教练一起训练,他们水平非常高,给我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除了竞技方面的各种保障,刘虹还作为深圳市“鹏城优才卡”持卡人,享受着各种生活上便利。一张简单卡片的背后,是深圳对于人才体贴入微的服务思量。
深圳给了她最肥沃的土壤,她把最耀眼的色彩,留给了这座城市。
20多年,五届全运,五届奥运,八届世锦赛,金银铜牌拿遍,两次打破世界纪录,刘虹把一个女孩的全部青春,走成了中国田径史上最长的一道彩虹。
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冠后,刘虹选择回归家庭。已经实现大满贯的刘虹一度觉得人生目标达成,再重复没有意义。
2018年女儿熙熙出生后
刘虹又找到了新的挑战
“想看看一个妈妈能不能重回赛场
还想为后来人探探路”
于是她在当年10月选择复出
面对剖腹产、体重暴增、腹直肌分离等诸多问题,刘虹曾对着镜子里的腹部发呆:这具身体还能跑吗?答案很快揭晓!2019年,多哈田径世锦赛选拔赛上,刘虹4小时内跑完50公里,她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破4”的女性。9月在多哈决赛的夜晚,刘虹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那一刻,世界看见了一个女人如何把母爱炼成燃料,点燃赛道。
熙熙6个月大的时候就不得不跟着刘虹满世界跑。“2018年我第一次复出参加50公里赛事,她看了一会儿睡着了,醒来了发现我还在走”,谈起女儿,刘虹难掩笑意。熙熙在学校运动会经常能拿到第一第二的名次,刘虹希望她不要为成绩骄傲,“我希望她能通过努力变得更强,体会到运动员的坚持、自律和拼搏,将来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遇到困难,都能咬牙坚持一下。”
刘虹经常说自己是“深圳的女儿”,对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言溢于表。“我虽因训练、参赛不常回深圳,但每次回去都能感受到变化。现在的深圳,体育设施非常健全,10分钟内在公园、社区就能找到健身器材。”
刘虹口中的“10分钟健身圈”
早已不是规划图上的勾勒
而是深圳人触手可及的日常
截至2025年11月,深圳已建成各类体育设施已超过4.6万个,体育场地总面积3966万平方米,不管在福田中心还是龙岗大运,推开家门10分钟内,就有公园、健身路径或智能健身站等着你。体育设施的普及也使深圳的常年锻炼人口超过了800万。
刘虹认为,这些有助于推动深圳体育的全面发展,“市民热情被点燃,大家可以近距离接触各种项目,就会产生兴趣,就会愿意让孩子尝试。长远来看,会极大推动项目普及和后备人才培养。”
退役之后会离开竞技体育圈吗?
“不会!”
刘虹很坚定地回答
刘虹认为,深圳已经出了两个竞走奥运冠军(刘虹和陈定),证明这里有适合竞走的土壤。
“接下来正是我转型的窗口期,20多年的经验积累可以发挥哪些作用?我也在认真考虑未来的方向。”
未来的刘虹会出现在哪里?
也许有一天,
我们会在深圳的公园看见
她在陪着女儿慢跑
也许她会回到训练场
给小队员纠正摆臂
也许她只是安静地坐在海边
看晚霞把海面
染成她当年战袍的颜色

编辑 李婧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刘思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