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推出古埃及文明大展 11月20日起向公众开放

11-19 14:33
摘要

从法老雕像到猫木乃伊,从图坦卡门巨像到萨卡拉新出土文物,众多古埃及瑰宝将齐聚大湾区,与中华文明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19日讯(记者 叶梅 刘惠敏)从法老雕像到猫木乃伊,从图坦卡门巨像到萨卡拉新出土文物,众多古埃及瑰宝将齐聚大湾区,与中华文明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11月18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特别展览“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珍藏”(以下简称“古埃及文明大展”)正式揭幕,将于11月20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展期长达九个半月,持续至2026年8月31日。

此次展览由博物馆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联合主办,为香港历来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展期最长的古埃及文物珍藏展览。展览获博物馆战略合作伙伴中国银行(香港)全力支持,国泰及银联国际为主要赞助。

“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珍藏”特别展览展厅。

250件古埃及瑰宝 展品历史跨越五千年

此次“古埃及文明大展”汇集250件来自七间埃及重要博物馆的瑰宝及最新的考古发现,展品年代可追溯至大约公元前4000年,横跨近5000年古埃及历史,包括传奇法老图坦卡门在埃及的唯一巨型石像。据介绍,这是香港首次直接从埃及的博物馆借展珍贵文物的大型展览,展出的所有古埃及文物均由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独家拥有,其中有不少文物属首次在埃及境外巡展。

“古埃及文明大展”展览分四大主题单元,包括超过60尊法老与诸神的宏伟雕像、彩绘铭文石碑、八具动物木乃伊、七套木乃伊棺椁、木乃伊面具、华美璀璨的珠宝首饰及日用品等。博物馆还在展厅外的公共空间伫立了法老麦伦普塔迈步像、公主阿蒙神妻谢佩努彼特二世迈步像及女神伊乌尼特坐像三座大型石像,以迎接访客。

此外,展览还通过多媒体技术和互动体验,生动还原古埃及的历史场景,在展厅内外设置十多个原创多媒体装置,生动演绎古埃及的瑰宝与故事,增强观众的沉浸感。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运用光雕投影技术,虚拟复原图坦卡门巨像的昔日面貌,重现其完整形态与曾经绚丽夺目的色彩。

“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珍藏”展览中的多媒体互动。

深化文明对话 连接古今世界

据悉,“古埃及文明大展”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于今年6月签署合作协议后的重要合作成果。2026年适逢中埃建交70周年,此次展览正好印证双方对促进两大文明古国文化交流和伙伴关系的共同承诺。

此前,上海博物馆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联合举办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特别展览,展期持续13个月。此次香港展览进一步深化了互动性与区域性联结。例如,展览尽头展出的以三种文字书写的石碑文物,碑上多语铭文与香港的“两文三语”环境相呼应,揭示不同文明在文化表达、信仰体系等方面的共通性,体现文明互鉴的当代价值。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副馆长王伊悠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颜海英介绍特展策展理念。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向观众展示内容,让观众感受到文明之间的共鸣。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陈智思表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通力合作举办此次展览,是西九文化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陈智思说道:“透过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的紧密合作,我们热切期待这个香港首次与埃及博物馆合作举办的珍藏展,能够吸引并启发本地市民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

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副部长Yomna El-Bahar说道:“通过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合作,我们借由文化传承的力量凝聚人心、启发交流,并向世界传递一个重要讯息:历史是一座连结彼此的桥梁。”

“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珍藏”特别展览开幕典礼现场。

中国银行(香港)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为此次展览提供了全力支持。中国银行(香港)副总裁陈文指出,展览契合“全球文明倡议”精神,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共存与相互学习,展现了香港在推动文化繁荣和中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记者:刘惠敏            审核:胡津玮            校对:马丹            责任编辑:黄春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