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记者从深圳市致理中学获悉,经钱学森冠名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复,该校获准启用“钱学森校”冠名,成为广东省第一所、也是省内目前唯一获此殊荣的公办学校。这标志着该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迈上新台阶,开启了科创教育发展的崭新篇章。据了解,学校将充分依托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的优质资源,积极融入全国钱学森班(校、院)资源共享平台,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坚实支持,构建学校发展的新格局。

致理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荣获“钱学森校”冠名,既是对该校办学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深圳市致理中学将以此为契机,在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的引领下,继续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完善培养机制,通过小班化教学、双导师制、动态调整等创新举措,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发展平台。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发更多航天航空特色课程,建设更多高端实验室,组织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让学生在科学家精神的熏陶下,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据悉,自2023年9月创办以来,深圳市致理中学始终践行并弘扬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该校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关于“探索设立一批以科学教育为特色的普通高中”的要求,践行“致知穷理,笃行不怠”的办学理念,以“好奇、勇气、有爱”为校训,致力于培养“理科精进专长”“全面和谐成长”的新时代高中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该校构建的“1+3”课程体系(国家课程、个性课程、科创课程、爱生课程),与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强调“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不谋而合。我校通过“高校+高中”“校园+企业”“教学+产业”的创新路径,构建了多维度、立体化的科教联动育人生态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全面且深入的科学教育,并取得耀眼的科创成绩。

截至目前,该校学生共有835人次获得国际、国内各级科创大赛冠、亚、季军等奖项。其中,获得国际奖项冠军2人次、亚军2人次、季军3人次;亚太区级奖项金奖10人次、银奖10人次;国家级一等奖47人次,二等奖43人次,三等奖33人次;省级一等奖109人次,二等奖145人次,三等奖105人次;市级特等奖10人次,一等奖59人次,二等奖62人次,三等奖75人次;区级一等奖35人次,二等奖39人次,三等奖46人次。

11月7日至8日,致理中学党委书记冯大学受邀出席了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召开的第五届全国钱学森班(院、校)工作论坛。本次论坛主题为“集大成智慧,答时代之问——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素质培育新路径”。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韧为本次论坛发来了贺信。论坛上,冯大学书记与钱永刚先生及西安交大钱学森学院、杭州市高级中学、重庆市第一中学校、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重庆市巴蜀中学、国防科技大学理学院、西安高新第一中学、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等多所高校与中学的领导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构建、育人探索、未来愿景三方面展开交流,共商钱学森班(院、校)发展大计,共话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道,共绘新时代教育育人蓝图。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