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
“孩子刚退烧没几天,这流感疫苗还非得打吗?”每到流感季,不少家长都会抱着这样的疑问纠结。
毕竟在大家看来,孩子既然已经“扛过”流感,身体里肯定有了抗体,相当于自带“天然防护罩”。
但儿科医生却反复强调:即便刚得过流感,这疫苗也必须安排上。背后藏着3个关键原因。
01
流感病毒是“百变伪装者”,一次感染挡不住“新敌人”
流感病毒最让人头疼的本事,就是每年都在“换衣服”——医学上叫“变异”。
它主要分甲型、乙型两大“家族”,每个家族下还有不同的“病毒株”。

图源:太帅图库
比如孩子上次感染的是“甲型A株”,可今年流行的可能是变异后的“甲型A+株”,或是完全不同的“乙型B株”。
就像我们认识了穿红色衣服的人,下次对方换了蓝色外套,就可能认不出来一样。孩子身体里针对旧病毒的抗体,面对这些“新面孔”根本派不上用场,依然有再次发烧、咳嗽的风险。
⚠️请大家注意,今年的流行毒株是甲型H3N2。
02
自然感染是“硬扛”,疫苗是“安全练兵”
很多家长觉得“自然感染的抗体更厉害”,这话没错,但过程却太“冒险”。
自然感染时,病毒会在孩子体内“大肆破坏”,导致高烧、浑身酸痛,甚至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相当于让孩子“硬扛”一场风险。
而流感疫苗是妥妥的“安全教练”:它不含活病毒,不会让孩子真的得流感,只会把病毒的“模拟画像”交给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通过“研究画像”悄悄练出抗体,等真病毒来的时候,就能快速识破并消灭,全程温和又安全。

图源:太帅图库
03
疫苗能“一防多”,自然感染做不到
每年的流感疫苗,都是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全球病毒监测数据“量身定制”的——要么能防3种常见病毒株(3价疫苗),要么能防4种(4价疫苗),相当于给孩子配了“广谱防护罩”。
但自然感染只能针对某一种病毒产生抗体,比如这次感染了甲型病毒,下次遇到乙型病毒,还是毫无抵抗力。
打一针疫苗就能同时应对多种风险,这是自然感染远远比不上的。
最后还要提醒家长:
不管是自然感染还是疫苗产生的抗体,都像“保质期”很短的防护盾,通常只能维持6-8个月。如果孩子去年11月得过流感,到今年10月新流感季来临时,抗体早就“过期失效”了。
所以别犹豫,及时带孩子接种疫苗,才是守护健康最靠谱的办法。
04
谁最需要流感疫苗?
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5—2026)》(以下简称“指南”),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
结合流感疫情形势和多病共防的防控策略,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优先推荐以下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者;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聚集场所的居住人员及员工;
孕妇;
6~59月龄儿童;
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另外,不同年龄段,接种剂次也不一样:
对于6月龄~8岁儿童:
如果之前没打过流感疫苗,首次接种流感病毒灭活疫苗要接种2 剂次(2剂次要选择同一剂型),间隔至少4周;如果之前打过,本年接种1剂次就行。
若该年龄段儿童接种的是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不管之前有没有打过,都只需要接种1剂。
对于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
无论既往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每年仅需接种1剂次。
流感季不可怕
可怕的是家长的“侥幸心理”
及时带娃打疫苗
才是守护健康最靠谱的办法
编辑 高原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