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明日开跑

11-14 09:03
摘要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马拉松)比赛,将于本周六(11月15日)上午在深圳、香港两地开跑,作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项目来自22个省(市)的23支队伍73名选手将跨越粤港两地,上演“一线连双城”的巅峰对决。

2025深港马拉松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马拉松)测试赛上,运动员跑在深圳湾大桥上。新华社发

跨境赛事实现三方面创新

记者了解到,此次赛事路线以深圳湾大桥为纽带,跨越深圳、香港两地,线路全程42.195公里,其中深圳赛段距离约20.345公里,香港赛段距离约21.85公里,起点和终点均设在深圳湾体育中心旁海德三道。选手将途经深圳湾公园、大沙河生态长廊等优美城市景观,经过深圳湾口岸进入香港赛段,真正实现“一线连双城”的独特赛事体验。

本次跨境赛事实现了三方面创新:一是实行“无感智慧通关”,让赛事运作更顺畅。借鉴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通关查验前置+闭环管理”经验,结合马拉松赛事特点,设计形成适用马拉松赛事办赛需求的通关模式,实现人员、车辆、物资“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的无感智慧通关。

二是多维度应用科技,让赛事指挥更高效。全程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车辆在途监管与实时定位等数字化技术,对参赛人员及赛事车辆进行全过程、全流程跟踪与管控。

三是构建粤港联动办赛体系,让赛事协同更紧密。成立十五运会田径(马拉松)竞委会,与香港全运会统筹办建立多渠道、多层级沟通机制,在比赛执裁、赛道丈量、综合保障方面周密衔接,确保赛事分段保障实现无缝接续,真正做到专业协同,合力办赛。

据了解,这是全运会首次举办跨境田径马拉松赛事,赛事跨越深港两地,赛段分别位于深圳南山区和香港元朗区。在筹备过程中,双方建立了深港联合指挥体系,在竞赛、安保、医疗、交通等环节实现无缝衔接与高效协同。深港赛段统一布设功能站点与保障设施,实现医疗救援全程覆盖。同时,774名深港志愿者将为运动员提供志愿服务。

深圳湾口岸周六暂停服务9小时

为保障赛事顺利进行,深港两地将于当日凌晨2时至上午11时,禁止非赛事人员及车辆进入口岸及赛事管理区域。届时,口岸周边部分道路将临时管制,部分公交线路临时调整,地铁13号线深圳湾口岸站将调整运营。

香港方面将封闭深圳湾公路大桥、港深西部公路及相关路段,并暂停前往深圳湾口岸的专营巴士、专线小巴、跨境巴士及的士服务。需要在此期间往来深港的市民可选择其他口岸通关。货车可于凌晨2时至上午11时改用皇岗、莲塘或文锦渡口岸;客车及小汽车可于上午6时30分至11时改用上述三个口岸。对于乘坐公共交通的旅客,罗湖、福田或莲塘口岸均可正常通关。

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湾口岸预计上午11时重开,但受马拉松赛道完成时间影响,口岸恢复运作及交通或需要一定时间,部分道路仍将维持管控。建议两地市民和游客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尽量避开口岸重开后的高峰时段,或改用其他口岸通关以节省时间。

港铁深圳介绍,比赛当天,深圳湾口岸站将实施临时运营调整:6:30-12:00深圳湾口岸站将暂停,列车服务车站A、B、C出入口同步关闭,所有开往深圳湾口岸站方向的列车运行至人才公园站后将停止载客服务列车折返后在人才公园站重新投入载客服务开往高新中站方向。

管制期间,计划在深圳湾口岸站上下车的乘客,可提前在人才公园站上下车或选择其他出行方式。同时,行经赛事线路的公交线路将有所调整,包括F576线、E3路、H177H路、H563路、H563线、66路、392路、高峰专线54路及高快巴士56号等。

多条赛事路段将实行交通管制

根据赛事路线安排,11月15日0:00至比赛结束,交警对金湾东二路(深圳湾口岸3号哨-东滨路)、东滨路双向(沙河西路-科苑南路)、科苑南路双向(东滨路-南山中心路)、南山中心路双向(科苑南路-望海路)、望海路双向(南山中心路-沙河西东滨立交)及沙河西路双向(沙河西东滨立交-龙珠大道)的赛事路段实施封闭管制措施,并依次对沿线相关平交路口、立交桥实施流量控制,减少赛事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而后随着比赛队伍推进,依次对赛事沿线路段、路口及立交桥逐步解除交通管制。

赛事当天,沙河西路将实行交通管控,沿线居民可选择绕行平行路线出行。蛇口片区北行的居民可绕行南海大道、后海大道、后海滨路北行。西丽片区南行的居民沿沙河西路南行的车流在龙珠大道分流,沙河西路龙珠大道路口往西绕行南海大道南行,往东绕行沙河东路南行。

比赛期间,赛事路段公交站点也将临时取消停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