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深圳学子这堂“必修课”走“新”更走心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陈仪衡
11-13 22:05
收录于专题:强国复兴有我
摘要

强国复兴有我!深圳学子这堂“必修课”走“新”更走心

近日,由“百万市民看深圳——走读深圳城市名片”与“坪仔C游记”联合策划的研学活动在深圳坪地街道顺利开展。本次活动聚焦学生群体,组织坪地中学35名学生代表及5名妇联代表,走进深圳国际低碳城核心片区,实地探访低碳科技与航天科技融合的“城市名片”项目。通过走访学习、互动体验与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坪地绿色发展的蓬勃活力,增强对“强国复兴有我”时代使命的认同感。

探访绿色建筑与科技应用

作为国内首个“近零能耗”场馆类建筑示范,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成为本次活动的首站。该中心总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运用了120项可推广低碳技术,成为自然与科技融合的生动课堂。学生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近距离观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光储充电桩、微藻氧吧等设施,了解绿色能源如何从生产到储存,再到高效利用的全过程。

在会展中心外围,5000多平方米的光伏屋顶与光电幕墙每年发电约127万度,减少碳排放574吨。园区内还设置了风光互补路灯、雨水管理系统、智慧直流小屋等设施,构建起一个微电网生态系统。学生对树之丘的声控灯光装置和由废旧材料制成的低碳座凳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动手体验,感受科技与环保的巧妙结合。

未来大厦作为全国首个走出实验室规模化应用的全直流建筑,以其“积木式”外观和绿色技术集成引人注目。大厦高99.99米,采用60项绿色技术,年减排二氧化碳1675吨,能耗比普通建筑降低46.6%。其独特的纵向廊道与层间花园设计,不仅形成“呼吸空间”,促进自然通风,也成为鸟类友好通道,减少“鸟撞”事件。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还了解到未来大厦是我国首宗带有“碳排放指标”出让的土地项目。讲解员通过浅显的语言解释了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让学生们认识到市场机制在推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他们对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感受科技力量与城市韧性

位于低碳城核心区的气膜馆,以其独特的建筑形态和快速构建能力成为坪地又一地标。1号馆高38米,直径143米,内部面积达1.6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最大单体气膜结构会展场馆。从空中俯瞰,它与2号馆如两颗珍珠镶嵌于龙岗热土,夜晚灯光点亮时更显科幻色彩。

气膜馆不仅外观震撼,更在绿色建造方面表现卓越。整个场馆采用轻质环保材料,通过装配式拼装技术,从启动到投用仅用2个月,安装仅7天,全程零污染。其三层膜结构兼具保温与透光性能,配合智能控制系统,有效降低能耗。更值得一提的是,气膜馆可拆卸、移动、循环使用,极大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

面对学生关于“气膜是否易破”的提问,讲解员解释道,场馆采用耐磨防火材料,并配备“斜向正交钢网”系统,可抵抗16级台风。截至目前,气膜馆已成功举办绿色低碳产业博览会、跨年庙会、八国拳王争霸赛等大型活动,成为坪地文化会展的重要载体。

活动的最后一站是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作为中国航天员中心在全国唯一与地方政府合作的载人航天机构,该院建设了全球首个“火星生存基地”模拟系统。学生们在这里体验高速离心机、失重水槽等航天训练设备,通过VR技术“登陆月球”,近距离感受国家航天科技的硬核实力与探索精神。

知识竞赛点亮青春梦想

在参观间隙,一场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在未来大厦举行。竞赛题目围绕生态知识、低碳科技、航天知识等内容展开,涵盖“坪仔C游记”IP含义、气膜馆抗风等级、未来大厦设计理念等细节,考验学生们在走访中的观察与学习成果。

“C游不仅指‘碳游’,也代表CHILL的松弛感,更呼吁每个人做可持续生活的‘C位担当’。”一名学生在回答“C游”含义时这样说道。竞赛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踊跃抢答,展现出对低碳理念和航天精神的深刻理解。通过竞赛,课堂知识与实地体验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了学习效果。

活动结束后,多名学生表示对“绿色深圳”“航天强国”有了更具体的认知。一名坪地中学的学生说:“原来我们身边就有这么多‘黑科技’,低碳不是口号,而是可以触摸的未来。”也有学生表示,通过参观太空院,更加坚定了学习科学、投身国家科技事业的决心。

本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城市形象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生态文明与爱国主义教育课。它让青少年在行走中读懂深圳的绿色转型与科技雄心,在心中埋下“强国复兴有我”的种子。未来,坪地街道将继续深化“坪仔C游记”IP内涵,推动文商旅融合,让更多市民走进坪地、爱上深圳。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刘楚君 陈仪衡

(作者: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陈仪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