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光明国际马术中心,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马术比赛正式启幕,开启了一场为期10天的“优雅盛宴”。
虽然已过立冬,但深圳的天气凉爽舒适,青山绿意葱茏,身着黑白色传统骑士礼服的骑手与高大挺拔的骏马,自信从容地迈上赛场。
首日迎来的是盛装舞步团体决赛(个人资格赛),赛场上,优雅的钢琴乐始终萦绕耳畔,骑手和骏马一起变身“优雅的舞者”,或慢步,或斜横步,或快步,在驰骋与跃动中,演绎着力与美的极致平衡。

首个比赛日决出盛装舞步团体赛金牌,上海队成功摘金,这是十五运正式开幕后深圳赛区诞生的首枚金牌。新疆队、广东队分获银、铜牌。

12日决出盛装舞步个人赛金牌,新疆队刘涛一举夺魁,将金牌收入囊中,上海队徐墨菲获得银牌、广东队顾兵获得铜牌。
在为期10天的马术赛程中,来自全国的顶尖骑手与骏马齐聚光明,将进行盛装舞步、三项赛、场地障碍赛的激烈角逐,最终决出6枚金牌,包括盛装舞步赛团体和个人、三项赛团体和个人、场地障碍赛团体和个人。

这不只是一次国家级马术竞技的华丽演出,更是光明户外运动新地标、马术文化元素与国家级赛事传播的有效联动,是一次探索“赛事+城市”双向赋能、激活文商旅体联动新引擎的生动实践。
优雅盛宴:为一场赛事,奔赴一座城
光明国际马术中心位于光明都市田园旅游区,农观路和回归路交汇处,紧邻虹桥公园、大顶岭绿道。
项目周边有着丰富的生态景观和户外运动资源,是光明区“田园里的科学城”蓝绿本底最具代表性的区域。
光明国际马术中心,跨度达66米的木梁撑起传统坡顶造型,亭亭如盖,在光影流转之间自由舒展,融于青山绿野之间,充分体现了“木构新境、众檐共景”的设计理念。

该中心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包含马术比赛场、室内训练馆、室外训练场、马厩、看台、配套用房、停车库等多功能空间,是一座集赛事、训练、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马术场馆。
国际马术联合会主席英格玛·德沃斯(Ingmar De Vos)盛赞光明国际马术中心,“我相信这里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将落地很棒的赛事,同时成为中国培训骑手、训练马匹的卓越中心。”英格玛·德沃斯(Ingmar De Vos)认为,深圳有望借助光明国际马术中心这样的专业设施,整合和链接各类资源,发展成为中国培育优秀马术运动员的重要基地。
在光明国际马术中心看台上远眺,视野开阔,青山环抱,中央是纤维砂铺就的马术赛场。
坐在这里,观众可以在满目青翠中欣赏“马术芭蕾”的优雅。极致的观赛体验吸引了众多马术爱好者从全国各地赶来,其中还有不少外国观众。
常先生带着女儿和外国教练,特意从上海飞过来观看比赛,常先生说,“光明国际马术中心的建筑很漂亮,比赛场地也非常专业,在青山环抱之中欣赏比赛,感觉非常好。”
“比赛场地非常专业,在这里比赛体感很舒适。”这也是骑手们赛后的一致感受。开启第八届全运之旅的广东队老将顾兵告诉记者,此次参赛体验很舒适。
为确保每匹赛马都能得到专业照料,场馆内还设有一处专业马诊所,位于马房大楼地下室,内设三个候诊马格、一个治疗室、一个影像室、一个手术室及两个药房,分别用于储存各参赛队药品与诊所自用药剂,全面保障马匹健康。
香港赛马会派出了世界级兽医和马术专家团队,提前进驻,这是全运会首次在比赛场馆设置专业马诊所。“我们带来了一个设备齐全的手术室,包括X光机、超声成像仪、内窥镜、心电图仪以及设备齐全的用于血液检测的实验室。”香港赛马会内地兽医联系事务行政经理Rebecca Parkes表示,“我们是一个14人的国际专家团队,包括外科、内科、运动医学等领域专家,现场随时待命,保障马匹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额外的护理和治疗。”
在光明国际马术中心10分钟车程内,马术越野赛道依光明科学公园自然肌理建设,赛道全长约4.6公里,穿梭于林间坡地,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生态风貌,将激烈赛事融入静谧公园景观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绿色竞技舞台。
本届全运会,马术比赛三项赛中的越野赛将在这里上演巅峰对决,骑手和骏马在山环水抱中驰骋、跨越、奔腾。
经过三日的精彩角逐,十五运会已完成盛装舞步团体赛及个人赛,已决出两枚金牌。接下来,还将有极具观赏性的场地障碍赛、三项赛等,热爱马术运动的市民不容错过。
文明礼赞:从赛场的“静”到掌声的“动”
马术运动是一项国际化的高雅运动,正逐步打破“贵族运动”的刻板印象,走向大众化、多元化。
马术运动,这项起源于古代军事训练的运动,将人与马的默契配合推向了极致,展现了力与美的完美平衡。马术不仅考验骑手的技巧与勇气,更传递着跨越物种的信任与协作精神。
马术于1900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是唯一要求人与动物共同参赛的项目,也是少数让男女参赛者同场公平竞赛的项目,充分展现了男女平等的竞技精神。
在本届全运会的赛场上,新老骑手的巅峰对决、男女骑手的同台竞技,都非常具有看点。中国马术新生代的崛起,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马术运动未来的无限可能。
20岁的上海骑手吴悦在赛后表示,“我们常年在国外参加国际大奖赛,积累了不少大赛经验。”吴悦目前正在英国读大学,同时兼顾马术训练,她坦言国外的训练经历让自己少走了很多弯路,“欧洲的顶尖理念和训练方法,帮助我们更快地与国际接轨”。
马术运动讲求策骑者与马匹之间的互相了解、紧密配合与深具默契的合作关系。策骑者与马匹必须经过多年的相知、互信、磨合与训练,方能达到优雅、勇敢、准确的“人马合一”理想境界。
年仅17岁的上海队年轻骑手徐墨菲击败众多老将,以69.294分与江苏队李裕昂并列第一,徐墨菲说,“我的马‘好好’在赛场上发挥非常稳定、可靠,给我很强的安全感,所以我才可以大胆地去做所有的事情,我们团队才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马匹的听觉非常敏锐,在看到东西之前,会先听到声音。所以,马术赛场上,最动人的瞬间,常常在马蹄踏沙的寂静之间。
在十五运会马术项目光明赛场上,我们见证了这样一场真正的文明观赛礼仪:观众席上,大家不约而同地保持着某种默契——用尽可能静止的身体语言,表达对场上“人马合一”组合的最高敬意。
当骑手完成最后一个动作,轻拍马颈示意表演结束时,全场从屏气凝神的寂静氛围中苏醒,如同潮水般的掌声迅速蔓延整个赛场。
这是一次文明的礼赞:从赛场的“静”到掌声的“动”,这道看似简单的开关,精准折射出文明观赛礼仪的城市温度。
当马术运动在中国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这种文明观赛的自觉,正逐渐沉淀为光明城区文化底色,而这正是体育赋予一座城区最珍贵的人文素养。
双向赋能:赛事“流量”,激发城市“能量”
以“办赛事就是办城市”为理念,光明区正积极推动“体育+消费”“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围绕赛事场馆及周边区域,相关部门精心编制特色旅游路线、住宿餐饮推荐及深度游玩攻略,促进区域消费升级与文旅资源整合。
未来,这里将依托全运会契机,打造集赛事活动、马术训练、文化传播、教育培训于一体的大湾区马术产业与文化交流中心。其沿西侧农观路打造的活力界面与灵活转换的功能空间,正勾勒出未来大湾区马术文化交流、品牌培育与全民共享的全景图,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马术、了解马术、爱上马术。
马术运动是一项国际化的高雅运动,其走向大众化的趋势势不可挡,与国际水平接轨、成熟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则是这一进程发展的重要推手。
未来,光明国际马术中心将打造四大中心:马术赛事中心承接国内外顶尖赛事,运动中心培育专业人才、发展群众体育,文化推广中心规划建设马文化博物馆,产业孵化中心则聚焦配套科研、马匹交易与品种改良等。
此外,光明区正加强和香港赛马会等机构的合作,以马为媒,打开深港合作、对外交流的新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全运会马术项目落地光明并非偶然。近年来,光明区已接连承办中国马术场地障碍青少年冠军杯赛总决赛、深圳市马术公开赛等。从打造顶尖场馆到培育马术人才,从激活全产业链到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光明区正一步步夯实马术运动发展的根基。
十五运会期间,光明区将承办马术、小轮车与足球三项赛事。借赛事东风,光明区升级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刷新城区形象。
目前,光明区已建成光明国际马术中心配套道路,打通赛事交通“最后一公里”;完成迳口路、碧果路等重点道路修缮,整治慢行系统26公里,改建非机动车道32公里,多条道路慢行系统全线贯通;32条重要赛事线路完成优化升级,通行效率显著提升,充分满足参赛人员、观赛群众及物资运输需求。
马术之外,赛艇、骑行、攀岩等户外运动在光明积厚成势。作为“田园里的科学城”,光明区充分发挥产业、场地、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资源优势,逐步构建起丰富立体的户外运动体系,打造大湾区户外运动之区。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郑蔚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