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上最暖的那道“虹”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吴孟菲
11-12 15:2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十五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终点的计时牌,定格在1小时28分46秒。

冲线后的刘虹,双手撑着膝盖。汗水顺着她的发梢和下巴,连续滴落。她没有立刻抬头,只有剧烈起伏的肩膀和沉重的呼吸,诉说着20公里竞走耗尽最后一丝能量的艰辛。

第四名。没有站上领奖台,但这却是她本赛季最好成绩。对于一位38岁、第五次站上全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赛场的“老将”而言,这个第四名的分量,或许比许多金牌都更加沉重,也更为闪亮。

11月12日,广东队选手刘虹在比赛中后向观众挥手致意。当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女子20公里竞走决赛在广东珠海举行。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今天的赛道,气温和湿度一开始就在消耗着选手的体能。发令枪响,年轻的选手们如离弦之箭冲在前面,形成第一集团。刘虹的身影,则稳定地嵌在紧随其后的队伍中。她的步频依旧是她标志性的“虹式跨步”,高效、稳定,带着一种千锤百炼后独有的韵律感。

然而,竞走是体能和意志的双重炼狱。十公里过后,比赛的残酷性开始显现。每一步,都是对胫骨、膝盖和髋关节的反复叩击;每一次摆臂,都在对抗着地心引力和逐渐累积的乳酸。能看到,不少年轻选手脸上偶尔闪过的狰狞,而刘虹的表情,更多是一种专注与平静。她的艰难,不在眉宇间,而在那一次次与身体极限的无声对话里,在那必须用强大意志去维持、不容有丝毫偏差的技术动作中。

“很满意。”这是赛后,刘虹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声音有些沙哑,但语气透露着轻松。“早上起来就觉得人很轻,今天状态不错,这个成绩我很满意。”她并不讳言过程的艰难,“后程肯定有挣扎,但这个感觉我熟悉,顶一顶,就过来了。”

“熟悉”二字,背后是她二十多年职业生涯沉淀下的经验与坚韧。这种挣扎,不再是为了某一枚特定奖牌,而是为了对得起自己付出的每一滴汗水,对得起身上这套运动服。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走到这里,一开始也没有想要坚持五届全运会。但在每个节点我都脚踏实地、坚持自己在场上的想法,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这里,这是我的最后一场全运会20公里竞走。”此处,她稍作停顿,接着说:“我把一切都留在了这条赛道上,也在这条赛道上得到了一切,没有遗憾。”

五届全运会,从一个青涩少女到一位母亲运动员,这条赛道如同一条时间轴,铭刻了刘虹的整个青春。当她最终走过终点,几位率先完赛的年轻选手没有离开,她们主动走上前,与这位前辈拥抱致意。周围的观众、工作者,也将掌声送给了她。

这掌声,是送给胜利者,更是送给这位用整个职业生涯诠释了“热爱”与“坚持”的传奇。这次,她未能站上最高的领奖台,但她化作了赛道上最温暖、最动人的那道彩虹。

编辑 秦天 审读 党毅浩 二审 桂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吴孟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