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街道:新增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崛起新质生产力军团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郑燕妹
11-07 21:46
摘要

平湖街道:新增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崛起新质生产力军团

近日,龙岗区未来产业协会及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带队走进深圳市猿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探索智能影像及相关领域的创新机遇,作为平湖较早获评“小巨人”的企业,猿人的精彩“出海记”引起大家浓厚的兴趣。

2025年,平湖街道在原有基础上,新增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下简称“小巨人”企业)和1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汇鼎智能、盛纬伦(深圳)通信、美高创新、金鼎威视、德宇鑫科技、聚飞光电——至此,这个面积仅41平方公里的街道已累计培育13家“小巨人”、2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6家省市级单项冠军,形成了一条从“创新型中小企业”到“小巨人”再到“单项冠军”的清晰跃迁路径,这一新质生产力军团共同勾勒出平湖产业向“新”而行、以“质”致远的鲜明图景,为龙岗打造“四有”城区典范增添新的注脚。

静水深流:

"小巨人"企业凸显硬核产业特色

在深圳“工业立市”的战略布局下,平湖街道2025年涌现的这批“小巨人”企业,以其在智能制造、高端通信、精密器件等领域的突出表现,成为各自细分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柱,充分展现了辖区产业的高科技、高质量属性。

汇鼎智能生产车间。

作为储能产业链的 “隐形基石”,汇鼎智能以技术创新破解电池量产中的精度、效率与安全难题,其方案深度整合智能数据分析、动态工艺模拟与柔性生产系统,不仅打通生产各环节的数据流转闭环,更推动电池制造从 “自动化” 向 “智能化” 的跨越式升级。在 “双碳” 目标与全球储能需求爆发的浪潮下,汇鼎智能以硬核科技赋能产业链降本增效,为全球能源转型筑牢智能制造根基,成为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盛纬伦(深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则瞄准了通信技术的尖端——毫米波与太赫兹领域。这家“新质生产力”公司覆盖从1GHz到220GHz的高频射频前端,产品应用于通信基站、相控阵雷达甚至星间通信,技术壁垒极高,展现了平湖企业冲击世界科技前沿的雄心。

从智能硬件到核心芯片,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平湖的产业特色不仅在于“专”,更在于“链”的广度与深度。深圳美高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AMD、Intel的核心合作商,在微型电脑主机和物联网终端设计领域深耕。而深圳市金鼎威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则长期为全球品牌提供智能家居产品的ODM服务,体现了市场驱动的成熟研发与制造能力,同时产业正向上游核心环节延伸。

5家新增“小巨人”企业可谓是“老将”与“新锐”同台,既有像深圳市德宇鑫科技有限公司这样成立近二十年的“老将”,将微型气泵、水泵做到极致,应用横跨医疗、汽车等11个行业,是传统精密制造升级的典范;也有如美高创新、盛纬伦等成立仅数年的“新锐”,凭借尖端技术快速崛起。

 

聚飞光电的“背光LED器件和模块”通过自研Mini/MicroLED技术、RGB三驱Mini背光技术、集成光学器件制造技术等,成功实现背光关键技术指标的领先与突破,为消费级和专业级终端产品提供了全新画质解决方案,为全球高端电视、车载显示等前沿市场注入强大动能,展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与产业链带动效应。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聚飞光电总部。

创新基因深厚,赋能高质量发展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是这批企业的共同基因。它们共同构成了既有深厚积累、又充满爆发力的企业梯队。它们不仅是制造商,也是名副其实的创新主体,更是平湖街道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智造”升级的生动缩影,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产业生态:

平湖的“热带雨林”式培育

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为何是平湖?这个面积仅41平方公里的街道,何以能培育出越来越多的"冠军企业矩阵"?答案在于平湖独特的产业生态。

在龙岗区“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部署中,作为“西核”重要增长极的平湖街道,长期锚定“万亿级ICT产业集群承载区”和“千亿级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双赛道。这一战略定位基于其深厚的产业底蕴:这里曾是知名的物流重镇,如今则汇聚了1513家“四上”企业、41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企业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从芯片设计到封装测试,从精密镀膜到终端产品,从物联网连接到跨境电商渠道,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平湖实现了闭环。

“在平湖,你很容易找到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小巨人”企业、深圳市猿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喜提“小巨人”企业的金鼎威视就是他们的供应商,“这种协同效率是很难得的,这种产业集聚效应不仅降低了企业的供应链成本,更促进了技术创新。”

 

龙岗区未来产业协会及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带队走访深圳市猿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平湖产业生态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其制造业与跨境电商的深度融合。在这里,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焕发新生,而跨境电商企业则依托制造基础实现快速发展。这种制造业与数字贸易的“双螺旋”上升模式,正在平湖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从一颗芯片的纳米级工艺,到一件商品秒级通关的跨境电商生态,从一家企业在细分领域的数十年坚守到整个区域产业的协同共进,这里展现的是最真实的制造业升级路径。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坚实的空间保障。作为深圳市“十四五”规划的12个城市功能中心之一,平湖街道紧紧围绕区委战略部署,坚持以大项目牵引大发展,近五年完成土地整备约350公顷,有效保障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其中,罗山科技园、平湖智造园地块清拆工作刷新龙岗区大面积产业用地供给速度,推动平湖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制造业和物流业,转型升级为以ICT、跨境电商等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罗山科技园效果图。

金牌服务:

政府服务的“精准滴灌”之道

企业的聚集,部分源于市场自发。但“小巨人”的持续涌现,离不开一套精准、高效的企业培育体系。平湖街道的企业服务,早已超越了传统的政策宣讲和申报辅导,转向全周期、精准化的“金牌服务”。

2025年,“小巨人”企业楠轩光电因研发进度加快,新产线面临无处落地的困境。问题反映到街道后,一场由街道牵头的协调行动迅速展开,最终助力企业解决了困难。

 

为催生更多的“小巨人”企业,平湖街道构建了梯度培育机制,建立了包含30家潜力企业的培育库,并按照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针对性服务。对初创企业,重点帮助解决融资、场地等基础需求;对成长型企业,侧重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支持;对成熟企业,则着力推动其走向资本市场。通过系统性的培育体系和精准化的服务策略,平湖街道正有力推动辖区内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道路迈进,为区域产业经济的持续创新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致力培育扎根平湖、卡位全球产业链的‘百年老店’。”平湖街道负责人表示。这种长期主义思维,体现在街道对企业服务的各个细节中:建立“领导挂点+专班服务”机制,确保企业诉求“24小时响应、48小时对接”;举办“有商机”发布会、产业链供需对接会,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制造业转型没有捷径。”一位在平湖经营了二十年的企业家感慨,“就像我们做精密零件,要一点点打磨,一步步积累。平湖给人的感觉就是,这里尊重这种积累的价值。”

在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之间,平湖街道找到了那个最有利于创新生长的平衡点。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郑燕妹 通讯员 龙平轩

(作者: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郑燕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