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深圳市“山海连城计划”再迎重要进展——鲲鹏径二号桥、三号桥正式贯通。这两座生态廊桥成功连通银湖山郊野公园与红岗公园东西马岭片区,打破长期以来由玉平大道、宝岗立交等城市交通体系造成的生态阻隔,标志着罗湖区“八园连通”计划取得关键性突破。

据了解,罗湖“八园连通”计划于2024年全面实施,旨在通过打通生态断点、织密绿道体系,将银湖山公园、红岗公园、围岭公园、布心山公园、仙湖植物园、东湖公园、人民公园、洪湖公园等8大公园,串联成总长63.6公里的生态游憩网络。此次鲲鹏径双桥贯通,意味着罗湖区已基本完成片区内生态廊桥和绿道系统闭环,约惠及全区70%人口,真正让市民实现“出门即见公园,抬脚即入山林”。


值得一提的是,鲲鹏径廊桥采用“小跳岛+长廊桥”创新生态结构,将红岗公园作为山地生态的“中转岛”,为豹猫、猕猴等本地野生动物提供安全迁徙通道。桥面设置8米宽覆土种植带,选用本土植物构建近自然群落,实现“人在廊下走,兽在林中行”。在廊桥合龙当天,便有一只猕猴“率先试桥”,这一自然“验收”成为本次工程最生动的注脚。
除生态意义外,廊桥也将为市民打开新的城市观景“空中看台”。站在桥上,可鸟瞰清水河片区城市新貌与连绵山林的交融景致。未来,罗湖还将以“豹猫”为原型打造生态IP“电尾猫”,并串联八园文创活动、骑行道、登高步道等,推动“生态+文化+休闲+体育”多维融合,增强城市自然亲近感与生活温度。
随着鲲鹏径廊桥启用,罗湖的公园城市格局正从“公园点状分布”迈向“山城水园相融”。万亩绿意,正被重新连成一条能行走、能停留、能感受生命流动的“城市生态脊梁”。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雷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