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U18女排比赛将在龙华文体中心和南山文体中心同步开赛

11-07 08:14
摘要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袁春燕 通讯员 曾宇宁 林佳曼 文/图

11月6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广东邮政杯”排球项目(女子18岁以下组)赛事新闻发布会在龙华文体中心举行。副区长赵妍妍出席发布会,并介绍赛事组织情况。


龙华文体中心。

据悉,本次排球项目(女子18岁以下组)赛事由龙华区与南山区联合承办,比赛将于11月10日在龙华文体中心和南山文体中心同步开赛,持续9天。届时,来自全国12个省、区、市的317名运动员、教练员及技术官员将齐聚深圳。深圳的丁心怡、李响等新锐女排选手将与广东队队友一起,在“家门口”迎战强敌。


本次比赛亮点纷呈——赛事是中国女排“后备军”的一次大检阅,并与第二届青少年三大球运动合并举办,不仅考验各队伍的竞技水平,更对团队协作、战术配合、心理抗压等综合实力进行“全面考核”,兼具专业性与观赏性。


据了解,为确保十五运会赛事顺利举行,龙华区在接待、抵离、志愿服务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秉持“以竞赛为中心”理念,龙华区遴选观澜格兰云天酒店与美憬阁酒店,分别接待技术官员和运动员队伍,并成立“一店一策”服务专班,紧盯餐饮安全、住宿体验等九个关键环节;在深圳北站设立赛事抵离服务中心,截至目前为超过1000名运动员提供了便捷服务;招募200余名赛会志愿者及1500名城市侧志愿者,热情款待八方来客。


此次借助“超级IP”,龙华区致力于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目标,着力提升场馆周边环境,新增绿化超3万平方米;在城区重要节点设置融合龙华文化元素的吉祥物景观,营造浓厚社会氛围;推出“艺术体验线”“时尚潮流线”“地铁畅游线”“活力潮玩线”四条文旅线路,让市民可“跟着赛事游龙华”,尽览龙华无限风光。


龙华街头随处可见十五运元素。

值得关注的是,龙华区还推出了观赛大礼包,凭借赛事票根,可在周边指定酒店、景区和商圈享受专属优惠。


“此次赛事,我们将以最大热情、最优服务、最好环境,为青春排球盛会保驾护航。”赵妍妍表示,龙华是奋斗的热土,更是体育的沃土。她呼吁市民动起来、跑起来、燃起来,为青春喝彩、为梦想加油,以蓬勃朝气书写城市体育新篇章。


 场馆聚焦

龙华文体中心成为城市之窗


作为十五运会赛事承办场馆,龙华文体中心又一次活跃在大众眼前。


自投用起,龙华文体中心就始终是龙华区体育领域的“焦点场地”——中国乒超联赛总决赛、WCBA全明星赛、全国拳击锦标赛、中国男子三人篮球超级联赛先后在此开赛,一次次点燃全民体育热情。而赛事背后,除了高涨的人气与流量,更让龙华的城区影响力与关注度持续攀升。


为更好地服务赛事和大型活动,向市民群众提供最佳观赛体验,龙华文体中心不断优化,以“近零碳”和“智慧运营”为目标,在绿色低碳与科技应用方面开展系列探索与实践。


建筑结构“开源”“储能”并举。场馆建造时,屋顶铺设了1600平方米的光伏板,实现年发电量40万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超200吨。同时建设“全液冷超充示范站”,配备800千瓦超充堆和430千瓦时储能系统,打造高效清洁的“绿色充电站”。


据了解,龙华文体中心在建筑设计方面还植入楼宇自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一旦超标将自动启动新风系统,保持空气清新;此外,场馆照明系统能够根据自然光线进行智能调节,“阳光越充足,场馆越省电。”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场馆建有雨水回收系统,每年可收集利用约3000吨雨水,用于绿化浇灌和道路清洗,实现资源循环。


场馆功能可“48小时华丽转身”。龙华文体中心采用了高度模块化的设计理念,这也就意味着,今天是赛场,48小时内即可切换成演唱会、展览等其他场景。“赛事或者活动结束后,我们的场馆又可以面向社区开放城市书房、健身中心等功能空间,让其变成市民喜闻乐见的环保客厅。”上述负责人表示。


此次承办十五运会相关赛事,龙华文体中心进行了全面升级,不仅完成10项硬件改造工程,更有3项工程成为全市首批通过验收项目。


赛事渐近,已获评绿色三星级建筑称号,同时也是近零碳排放建筑试点的龙华文体中心,正以绿色建筑、智慧系统与可持续运营的深度融合,成为十五运会赛事高标准场地的承载空间以及展示深圳科技魅力与绿色发展的城市窗口。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袁春燕 通讯员 曾宇宁 林佳曼


 以赛兴城

让体育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


此次发布会现场,龙华区整合辖区文旅资源,公布了四条文旅线路,包括贯穿观澜版画村、鳌湖艺术村的“艺术体验线”,涵盖玛丝菲尔大厦、艺之卉百年时尚博物馆的“时尚潮流线”,串联4号线、深圳美术馆、开市客的“地铁畅游线”和连接开心麻花剧场、风洞室内飞行的“活力潮玩线”。


除了观赛,大美龙华同样多彩纷呈。“十五运会作为全国瞩目的体育盛事,对龙华而言既是一份光荣的使命,更是一次发展的机遇。”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迎接十五运会,龙华区以赛事为契机,努力写好“赛前”“赛中”“赛后”三篇“文章”,推动“办赛事”与“办城市”相结合,实现“以赛兴城”的目标。


赛前营造浓厚氛围,释放城区魅力。今年,龙华区推出“文体四季·YUE动龙华”等系列活动,让“迎全运”不再停留于口号上,而是让市民可感、可及、可参与。


为“刷新”城区形象,龙华区在提升场馆周边和主要干道的绿化景观、优化交通导视系统方面对城区进行了精心的“梳妆打扮”,推动城市运行更智慧、更高效。


“小海豚”志愿者为十五运会赛事提供服务。

赛中提供精细服务,展示“龙华温度”。本次赛事,青春洋溢的“小海豚”身影将遍布赛场各个角落。龙华区招募了200余名充满活力的赛会志愿者,通过“精准匹配”和“实战练兵”,将“小海豚”分配到竞赛组织、新闻宣传、安全保障等12个处室的47个岗位上。在服务保障赛会期间,还会为志愿者们提供餐饮、通勤接送与保险等基础保障,让全心付出的“小海豚”们感受到赛事大家庭的温暖。“我们专门打造了240平方米的志愿者之家,内设公共休息区、‘文艺加油站’和影音区等区域,希望这个传递温暖、分享快乐、凝聚力量的温馨港湾,助力每一位‘小海豚’以最佳状态投入服务,用灿烂微笑成为赛场内外最动人的风景。”龙华区群团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除“小海豚”外,赛事期间,龙华区每天还将组织超1000名城市侧志愿者,分布在深圳北站、重点商圈、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提供秩序维护、咨询引导等服务,全方位提升城市的服务保障水平。


此外,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同步开展“观赛+旅游”精品线路推介,串联起观澜古墟、鳌湖艺术村、大浪时尚小镇、白石龙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旧址等特色地标,持续向广大市民群众推介“多彩龙华 大有可玩”宝藏打卡地,以新形象、新风采吸引更多人走进龙华、了解龙华。


赛后聚焦“全运惠民”,当好“城市推介官”。优质的文体场馆,不仅能在赛事中绽放光芒,更是惠及民众、触手可及的民生工程。“借助赛事,我们想通过场馆这一载体展示充满活力、开放包容、宜居宜业的现代龙华。”龙华竞赛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吸引更多体育组织、品牌赛事、高科技体育企业落户龙华,为城区未来的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和旅游发展提供长远助力。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袁春燕 通讯员 曾宇宁 林佳曼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