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大数据、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新兴产业发展 深圳形成新质生产力“法规矩阵”

11-06 08:06
摘要

近日,第十五届全运会火炬传递活动的深圳传递现场科幻感十足,刷爆朋友圈,也彰显了深圳新兴产业的硬核实力。

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6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舒瑜)具身智能机器人担任“0号”火炬手,还有机器狗、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硬核科技各司其职……近日,第十五届全运会火炬传递活动的深圳传递现场科幻感十足,刷爆朋友圈,也彰显了深圳新兴产业的硬核实力。

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立法的引领和保障。近年来,深圳用好用足经济特区立法权,构建起覆盖大数据、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自动驾驶、合成生物、细胞基因等新兴领域的“法规矩阵”,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也给国家相关领域立法输送“深圳经验”。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一系列新模式、新业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提出,支持深圳扩宽深圳经济特区立法空间,在新兴领域加强立法探索。市人大常委会将新兴领域立法作为近年立法的“重头戏”,先后出台了一批具有全国首创性、引领性的法规。

《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是全国数据领域首部综合性立法,探索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强对个人数据的保护;《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是国内首部人工智能产业专项法规,率先明确产业的边界,并在破解基础研究短板、商业“落地难”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创新规定;《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是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专项法规,为低空经济腾飞铺平“法治跑道”……中央媒体评价,深圳在立法上的先行姿态,在全国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今年10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若干规定》正式实施,在业界引发强烈关注。深圳先进院合成所所长傅雄飞说,立法对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给予精准回应,对科研人员和企业来说都是重大利好,坚定了大家继续创新的信心和决心。

数字最能说明问题。2022年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是全国首部智能网联汽车法规,全链条解决了智能网联汽车无法登记、无法合法上路等关键问题。在立法保障下,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跑出“加速度”。到2024年,产业集群增加值达1023.72亿元,同比增长38.8%。


编辑:黄春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