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到“优”,福田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暖人心

冯燕
11-04 16:48
摘要

从“有”到“优”,福田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暖人心

2025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迎来第十五周年。十五年来,这项覆盖全民的普惠性健康保障政策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已深度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在深圳福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持续向均等化、精细化、智能化迈进,为辖区群众织就一张覆盖全域、惠及全民的健康防护网。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月”活动开展以来,福田区集中组织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掀起一场全民关注健康、参与健康的热潮。

多维联动健康宣教走新更走心

为提升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度和获得感,让国家惠民政策真正深入人心,深圳市与福田区各级单位于9月21日联合举办“全生命周期守护,十五载健康同行——基本公共卫生‘我服务 你健康’”主题宣传活动。活动巧妙融合全国高血压日和体重管理年相关内容,通过健康市集、专家义诊、互动体验等寓教于乐的形式,将基本公卫服务直接送到市民身边。

线下,福田区三大医疗健康集团同步发力,整个9月活动纷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开展健康咨询活动11场,健康知识讲座16场,覆盖千余人次;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组织义诊咨询活动12场,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健康讲座19场,服务居民超千人次;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开展义诊咨询13场,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活动2场……福田区以一系列扎实的行动,将优质服务精准送达居民“家门口”。

线上,各医疗健康集团通过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持续发声,内容涵盖服务项目解读、活动预告与回顾、居民故事等,让健康知识通过媒体平台传播到千家万户。针对居民反映的“宣传内容专业性较强”问题,各集团积极创新表达方式,增加图解、案例、方言音频等通俗化内容,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政策。为扩大服务覆盖面,推出傍晚和周末场次活动,联合社区在广场、学校、公园等户外场地开展服务,全方位保障居民健康。

特色品牌助力基层服务品质提升

福田区社康机构结合居民需求,推进“一社康一特色一品牌”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服务项目。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精准聚焦“一老一小”重点人群,水围社康走进校园,为幼儿园学生开展传染病防控讲座;红树福苑、益田等社康走进养老院,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讲座,建立起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链条;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将中医适宜技术与公卫项目宣传创新融合,在大型户外活动中开设红炉拔经罐、中药茶饮、耳穴疗法、刮痧等体验服务,组织传统养生操教学,彰显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独特优势;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联合多个街道公共卫生中心及社区党委,通过组织百余名医疗专家进入社区,开展涵盖20余个临床专科的现场义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健康管理理念和医疗服务直接送到居民身边。

福田区高度重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健康权益保障,以暖心服务带动公卫宣传。10月16日,区卫健局协同南园街道在锦峰大厦举办“南园‘骑’心守护,健康‘医’路同行”骑手友好·家庭医生签约活动,首批20余名外卖骑手现场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辖区5家社康中心被授予“骑手友好医疗单位”。从设立“骑手绿色通道”、组织义诊,到推动家庭医生签约,一系列举措不仅是服务模式的升级,更是基层治理温度与深度的体现。

固本强基打造公卫服务“福田样板”

通过多年的系统性建设,福田区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域持续发力,例如:建立“一街道一社区医院一公共卫生中心,一社区一社康中心一公共卫生委员会”的“1+1+1”健康治理体系;开发健康教育数字化平台“福田健康云管家”,根据全区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进行针对性科普,在平台上推送涵盖传染病、慢性病、妇幼保健、中老年保健等各类健康主题的“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电子服务包”等一系列举措取得明显成效。如今,走在福田的大街小巷,社康机构的宣传栏前常有居民驻足;社区微信群里,家庭医生的健康提示准时送达;校园里,孩子们学着正确洗手;养老院内,老人定期接受健康体检……

从“有服务”迈向“优服务”,福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充实拓展。随着数字化赋能的深化、医防融合的推进、重点人群服务的细化,这张健康防护网正愈发精准、坚韧,为建设健康社区、健康中国贡献地方智慧与样板力量。

晶报记者 冯燕 通讯员 邱志涛

(作者:冯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