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生态公园 迎来十年庆典

李晶川
11-01 20:11
摘要

福田生态公园 迎来十年庆典

111日,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迎来开放十周年,由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主办,福田区水务局和红树林基金会(MCF)承办的第八届福田区琵鹭节正式启幕。本次活动将持续2天,于11月2日落幕。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鸟瞰

本次活动邀请了国际红树林中心、深圳市红树林湿地管理相关部门、科研合作院校、共建单位、生态保护捐助单位代表及生态专家和志愿者出席,并获得了平安集团、达飞轮船(中国)有限公司、Nespresso 奈斯派索、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腾讯公益、福田教育发展基金会的爱心支持。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第八届福田区琵鹭节恰逢“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国际红树林中心揭牌一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系统整理回顾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建园十周年以来的湿地修复及运营成果,继续开展面向市民的琵鹭节科普教育活动,对探索全社会参与的湿地保育、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福田区第六幼儿园的孩子们带来舞台剧《琵鹭宝宝会飞了》

在活动开幕仪式上,福田区政府副区长文维表示,福田生态公园服务市民十年间,实现了从城市边缘到生态地标的华丽蜕变,生动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今后将以更高标准、更优供给、更宽视野,为市民提供更多绿色福祉,为红树林湿地保护提供更多实践经验。

活动现场,福田区教育局、福田区水务局、平安集团、红树林基金会(MCF)四家单位携手,共同启动“福田区2025-2026年中小学生红树林科普教育项目”。未来一年,将由平安集团出资支持福田区200个班级的中小学生走进红树林湿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自然教育教学活动。


 福田区2025-2026年中小学生红树林科普教育项目”启动仪式

活动还对长期支持公园十年发展的专家、共建单位、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10深耕公园工作的员工进行致谢,同时也对“山海连城物种挑战赛”获奖人进行颁奖,鼓励更多市民朋友积极参与公民科学活动,用实际行动支持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山海连城物种挑战赛”颁奖

深圳位于全球9大迁飞通道中,覆盖国家范围最广、迁飞鸟类数量最大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中点。香港米埔和福田红树林国际重要湿地环绕的深圳湾,每年接待约十万只候鸟前来越冬和停歇,黑脸琵鹭等珍惜鸟类频频现身。水天一色、鸟类翩飞、人与鸟类和谐共处的场景,已经成为深圳的特色景致。

琵鹭节活动旨在向公众传递以黑脸琵鹭为代表的鸟类保护和红树林湿地保护理念,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联合多家单位成功举办七届。琵鹭节的形式也从摄影展,发展成更具互动性、趣味性的沉浸式游园解谜活动,让市民在自然里游,在游中学,达到人与自然共享“绿美福田”效果。

 

 

 

琵鹭节市集现场   

记者在现场看到,第八届琵鹭节将科普内容与趣味性互动结合,以生物多样性友好为主题,在现场布置十个科普内容打卡点,架设鸟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的艺术装置。现场还面向公众设置了琵鹭保护主题的游园会,通过知识闯关互动摊位的形式,让来生态公园的市民和游客通过黑脸琵鹭卡通形象“琵琵”的视角,了解生物多样性友好措施,达到宣传鸟类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

为吸引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丰富节日内容,此次活动还邀请了爱心机构和企业的加入,在活动现场开展爱心市集,以筹款或公益售卖的形式,支持“绿美福田”专项建设、鸟类及湿地保护工作。

琵鹭保护主题游园会   

琵鹭节活动的固定场地——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西接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南邻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两个国际重要湿地的重要联通生态廊道,从而组成了深圳湾的完整湿地生态系统。

活动还向市民展示了生态公园十年来践行生态文明、自然教育等方面的系列成果和科普典型,包括生物多样性友好设施、公园十周年大事件、华南珍稀物种手绘图片展,并以活泼的图文介绍了公园防鸟撞玻璃幕墙改造、鸟类友好型路灯的研发落地、外来物种清理和本土红树复种,以及公众参与、志愿者服务等内容。

活动现场展板   

据了解,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是深圳市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环境科普基地,2022年喜获全球首批《湿地公约》“星级湿地中心奖”,是全国自然教育开展的样板点、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深圳市妇儿友好实践基地,自开园以来,多次记录到欧亚水獭、豹猫、小灵猫等陆生珍稀野生动物,是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黄胸鹀、乌雕、白肩雕和东方白鹳在深圳的越冬地,成为福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名片。

 

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文 受访单位供图

 

 

 

(作者:李晶川)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