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普|解锁宝宝哭声密码,新手爸妈必读指南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10-30 09:36
收录于专题:妇幼之声
摘要

和宝贝一起探索这个美好的世界

宝宝一哭就慌

总觉得是自己没做好?

明明刚喂过奶,换了尿布

ta为什么还在哭?

抱着就安静,放下就闹腾

难道宝宝真被“惯坏”了?

当了妈才知道,最让人崩溃的不是熬夜喂奶,而是面对宝宝撕心裂肺的哭声,却不知道ta到底怎么了。

其实,哭是宝宝与生俱来的沟通方式,是ta们表达需求的“特殊语言”。

从出生起,宝宝就已经会用不同的哭声传达不同的感受:饿了、困了、不舒服了……只要我们学会细心倾听,就能从哭声中读懂宝宝的身体状况和情绪需求💪。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学婴语!

1

最常见的“生理性需求”哭声

这是最常见,也是首先要排查的,可以理解为“宝宝生存的基本需求”。

饥饿(Neh)

婴语解读:妈妈我饿了。

哭声特点:有节奏、由小变大、低沉且重复。通常刚开始是哼哼唧唧,如果没得到回应会变成持续大哭。

身体信号:咂嘴、吮吸手指或拳头、头转向你并张开小嘴。

应对方法:立即喂奶。

困倦(Owh)

婴语解读:我累了,我想睡觉了。

哭声特点:声音不大,但带着烦躁和鼻音,哼哼唧唧、断断续续,可能越哭越厉害(俗称“闹觉”)。

身体信号:打哈欠、揉眼睛、揉脸、眼神发呆、抓耳朵、对玩耍失去兴趣。

应对方法:如果此时宝宝已经喂过奶,换过尿布了,直接进入哄睡模式就好。

打嗝(Eh)

婴语解读:我需要打嗝啦~

哭声特点:听起来像“呃呃”音,像从胸腔里发出。

身体信号:脸憋得通红。

应对方法:喂奶后都要竖抱起来拍嗝。

胀气(Eair)

婴语解读:吃太多了。

哭声特点:大多发生在喂奶后。哭声尖锐难安抚。

身体信号:宝宝表情痛苦,身体扭动,嘴里吭哧吭哧,面部憋得通红,肚子咕噜咕噜,放屁变多。

应对方法:尝试后躺式哺乳、检查宝宝衔乳姿势、喂奶后竖抱拍嗝、喂奶间隔时间可做排气操、顺时针按摩肚子、宝宝哭闹时飞机抱、让宝宝趴在爸爸妈妈的肚子上。

尿布脏了(Heh)

婴语解读:妈妈我拉尿/屎了

哭声特点:突然开始,声音里更多是抱怨和不舒服,而不是痛苦。

身体信号:扭动身体、烦躁不安。

应对方法:检查尿布,脏了及时更换。

环境不适(Heh)

婴语解读:太冷/太热/太吵了。

哭声特点:宝宝对环境非常敏感。

太冷:换尿布或洗澡时突然暴露在冷空气中,哭声可能突然而响亮。

太热:会显得烦躁不安,哭闹,脖子后面可能出汗。

身体信号:宝宝哭的同时,会伴随身体蜷缩或肢体舒展。

应对方法:通过摸宝宝的后颈(而不是手脚)来判断冷热,及时增减衣物和被子。避免环境过于嘈杂或灯光过于刺眼。

2

宝宝也有“情感需求”要满足

排除了以上生理上的需求,有些高需求的宝宝也会比较挑剔。环境太吵、空气不好、光线太亮/暗、躺的姿势不对等,也会让TA陷入歇斯底里的哭闹之中。

这时的哭声特点为轻柔且断断续续,甚至像“假哭”试探父母。只要抱起来就安静,放下立刻哭。

面对宝宝因情感需求没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哭闹,“及时安抚”可以有效减少宝宝的哭闹。可尝试以下安抚方法,找到宝宝最喜欢的一两种,然后多多满足他:

袋鼠式拥抱:让宝宝紧贴妈妈胸口,倾听心跳声能模拟子宫环境。

轻轻摇晃:抱着他轻轻走动或摇摆,或放在摇篮里。

轻轻抚摸他们的头,或轻拍后背、胸口;

襁褓包裹:让宝宝有重回子宫般的安全感。

唱歌或说话给宝宝听;

播放轻柔的音乐。

3

要警惕身体不适的异常哭声

如果宝宝哭声尖锐、难安抚,还伴随这些信号,可能是“身体不舒服”,一定要重视——

婴语解读:妈妈我生病了,快带我去医院

这类哭声需要特别警惕:如果宝宝一直哭闹不止,可能是生病了,一般会伴有吃奶少、精神差等症状。

哭声特点:突然爆发、尖锐、声调极高,听起来非常痛苦,且难以安抚。

身体信号:浑身紧绷,可能还伴随发热、皮疹、呕吐或异常症状。

应对方法:检查体温,及时就医。

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宝宝的哭声代表了不同的信号,这不仅是一种需求的表达,更是一种深深的爱的呼唤。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万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