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王海荣
金秋十月,深圳将迎来绿色低碳盛会。
2025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家低碳城论坛将于10月28日-29日在深圳国际低碳城举行。本届论坛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发展改革委、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区政府共同承办。
本届论坛主题为“AI赋能城市绿色发展”,按照“1+6”模式,将举办1场开幕式+6大板块共14场活动,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与绿色低碳发展的结合路径。

“1+6”模式搭建“双碳”领域专业论坛
开幕式聚焦“AI+绿色”双核引擎,设置“重大发布-技术破壁-规则博弈-气候共建”四个环节。
其中发布环节将举行“2025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及“2025年深圳市ESG实践先锋企业典型案例授牌仪式”,重点推介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基地项目与优秀实践案例。
技术破壁环节将邀请怀柔实验室主任汤广福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成会明,分别围绕“新型能源体系构建路径与关键技术”和“超大城市碳中和绿色技术及展望”发表演讲。
规则博弈环节英国标准协会(BSI)代表将解读绿色贸易新规,为中国企业提供国际绿色贸易和标准的深度解析。
气候共建环节将围绕“亚太绿色转型的协同之路”展开圆桌对话,邀请来自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东亚和东北亚次区域办事处副主任、高级经济事务官员里卡多·梅西亚诺(Riccardo Mesiano),亚洲理工学院环境资源与发展学院教授维拉斯·尼蒂瓦塔纳农(Vilas Nitivattananon),深圳市新型储能产业创新链党委第一书记,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原党组成员、副主任、二级巡视员余璟,乌兹别克斯坦经济与财政部能源顾问贾沃希尔·尤拉耶夫(Javohir Jurayev),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亮等嘉宾,共同探讨政策创新与技术落地的区域协同路径。
此外,论坛期间将举行6大板块的多元主题活动。其中“AI+新能源与低碳技术”板块设置3场活动,分别为AI开启能源绿色发展论坛、深圳绿电绿证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绿色低碳技术路演及项目配对会;“AI+绿色交通与新兴产业”板块设置低空经济新基建与零碳场景规模化应用论坛;“AI+绿色建筑与城市发展”板块设置2场活动,分别为绿色建筑科技论坛和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评选;“AI+碳管理”板块设置2场活动,分别为碳交易论坛和碳预算管理研讨会;“AI+企业ESG”板块设置2场活动,分别为企业ESG发展新范式论坛和ESG实践先锋企业典型案例评选;“区域合作—金融、人才与技术绿色发展”板块设置3场活动,分别是国际湾区绿色发展论坛、2025湾区可持续绿色金融论坛和2025粤港澳大湾区高校青年双碳知识竞赛与中小学生双碳绘画作品大赛。
打造“策源地”“示范窗”“试验田”三大核心功能平台
论坛秉承专业化、国际化和市场化导向,构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规模推广”的全链条生态体系,打造绿色技术策源地、解决方案示范窗和政策创新试验田三大核心功能平台,输出具有示范价值的深圳实践样本,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论坛将强化应用场景示范引领,打造国内外绿色转型“深圳范式”。聚焦工业、建筑、交通、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绿色转型需求,评选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突出的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针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瓶颈与商业化路径模糊等痛点,论坛将组织科研机构、创新企业、产业园区、金融机构等开展技术路演、产业孵化等,推动实验室成果与制造业需求精准对接,加速形成“技术-中试-产业化”创新生态。
(备注:文章配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