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3年第一季初试啼声,到如今第三季歌声正酣,“吾城吾歌”——新时代城市民谣歌汇已成为深圳城市文化日历上一个固定的、令人期待的印记。
作为深圳群众文化活动新阵地、城市综合营销新品牌,“吾城吾歌”深受群众喜爱,入选了“2023年深圳宣传文化十件大事”“2024年深圳宣传思想文化十件大事”,推动了深圳文化惠民工作的高效发展。
“吾城吾歌”用3年的温情陪伴,回答着一个问题:一座城市如何滋养民谣,又如何被民谣浸润?

10月19日,“吾城吾歌”——新时代城市民谣歌汇(第三季)惠民歌会“城市民谣故事会”专场在深圳宝安欢乐港湾庆典广场火热开唱,化身面向全国全球的舞台。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通讯员 李丹 摄
植根创新沃土,激活城市声场
时值秋冬,“吾城吾歌”第三季如约而至。从10月初启动歌会线上播出,到四场周末惠民歌会持续掀起民谣热潮,今年的这场音乐之旅已走过半程。
作为深圳近年来开展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辐射群体最广的“民谣”文化系列活动,“吾城吾歌”的萌芽和生长,植根于深圳多年来培育的丰沃音乐土壤。
在深圳,运行二十三载的“鹏城歌飞扬”,持续孵化、扶持和推广本地原创音乐,完善音乐人产业链条,被誉为“中国原创音乐引擎”。从这里走出了凤凰传奇、陈楚生、周笔畅、刘惜君、伍珂玥等一批深受人们喜爱的音乐人,为华语乐坛输送深圳力量。同样深耕多年的“深圳音乐汇”(原“深圳十月音乐汇”)已成功举办九届,通过歌手大赛、原创歌曲演唱会等活动,为深圳音乐生态注入活力。
“吾城吾歌”传承了这些深圳音乐活动的基因——对原创音乐作品和深圳本地音乐人的扶持和推广。
作为历届“吾城吾歌”的标志性亮点,“中国城市民谣深圳首发中心”自第一季落地起便力推原创佳作。《枕着光的她》《深圳,已在我歌里呀》《吾心安处是吾乡》等多首优秀原创作品都借由此平台首发。其中,歌曲《枕着光的她》登上央视龙年春晚,并获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吾城吾歌”还为众多深圳音乐人提供了展示才华、连接观众的机会。刘小幻、魏诗颖、哈吉他等深圳歌手都曾在此亮相。深圳都市民谣组合“解忧口服液”的主唱廖大想表示,“吾城吾歌”是音乐人梦寐以求的舞台,他们需要观众,需要用歌声唱出心声,需要用心声引起共鸣。“我们写的是深圳的故事,唱的是深圳的旋律。”从深圳成长起来的原创乐队“超级查理Super Charlie”主唱陈东杰说,“我觉得‘吾城吾歌’是我们深圳音乐人走向全国的重要窗口。”

10月19日,“吾城吾歌”——新时代城市民谣歌汇(第三季)惠民歌会“城市民谣故事会”专场在深圳宝安欢乐港湾庆典广场火热开唱,化身面向全国全球的舞台。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通讯员 李丹 摄
唱响“城市民谣”,打造“民谣城市”
与以往的音乐品牌不同的是,“吾城吾歌”精准聚焦“民谣”。
一方水土养一方音乐。中国城市从来不缺自己的民谣,而深圳与民谣的渊源同样深厚。陈楚生代表作《有没有人告诉你》的创作灵感正源于深圳。从济南南下的唐磊,在深圳通过电台和互联网推出红极一时的民谣《丁香花》。内蒙古歌手阚立文在《中国好声音》成名前,在深圳演唱民谣20余年。中国南方第一支做民谣原创的乐队也诞生于深圳。
其实,深圳与民谣天然适配。作为一座移民城市,深圳蕴含着无数关于故乡的牵挂,因地域性而自带乡愁气质的城市民谣,最能在这里激荡起深切共鸣。同时,民谣风格多元、求新求变、兼容并蓄,蕴藏着昂扬蓬勃的精神气质,这与深圳的开放、包容、创新、年轻等城市特质十分契合。
近些年来,《我在深圳很想你》《家在深圳》《在这里种下歌声》等一首首带有深圳烙印的新时代城市民谣不断涌现。而“吾城吾歌”的出现,为这些深圳味道、深圳风格的音乐提供了展示舞台,让它们被更多人熟知和传唱。
“吾城吾歌”不仅唱响了属于深圳的“城市民谣”,更逐渐把深圳打造成一座辐射全中国的“民谣城市”。
前两季活动已联动全国30余座城市,汇聚近200位音乐人——从罗大佑、老狼等华语乐坛旗帜,到HAYA乐团、赵照等资深音乐人,再到房东的猫、好妹妹等当红组合,都曾在此倾情献唱。第三季歌汇还创新推出“百城城市民谣SHOW”,联合中国广电联合会广播文艺工作委员会及百城音乐电台、“民谣在路上”等厂牌,深度挖掘全国民谣力量,计划用3年时间联动100座城市,共同点燃跨越地域的民谣热潮。
著名词作家、导演甲丁评价:“深圳用一座城市的诚意,把民谣分散的力量集合了起来。”“与非门+”乐队成员阿庆认为:“深圳广开门路,邀请全国各地的音乐人过来,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它会把民谣的风气在南方带得更加旺盛。”
深圳正以其包容开放与高效执行,将“吾城吾歌”构建成一个无界的民谣平台。
共创音乐生活,演绎城歌交响
在深圳,演唱会、音乐会、Livehouse、音乐节……各类音乐演出形态丰富。“吾城吾歌”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超越了单纯的演出范畴,悄然影响着人与音乐、城市的关系。
它是时间上可预期的浪漫。与许多不定期的演出不同,“吾城吾歌”在每年秋冬上演。同时,以每一季持续近3个月的约10场歌会,在这座以“快”著称的城市,提供了一种“慢”下来的文化节奏。“吾城吾歌”第一季总导演夏枫表示,近3个月的民谣系列活动在深圳历史上绝无仅有,希望通过这样长时间的、高品质的民谣歌汇,将“吾城吾歌”打造成让每一位深圳市民感到骄傲的文化名片。错过一场,还有下一场;一季结束,下一季又将如约而至——它让高质量的音乐体验从一次性的文化消费变成常态化陪伴,形成了一种“约会效应”。
它是空间上流动的公共客厅。大部分歌会在欢乐海岸、福田CBD文化金融街区、欢乐港湾等露天公共场所免费上演,音乐未必与封闭场馆和高昂票价绑定,观众可以在下班路上、周末散步时,无需任何成本,便融入一场专业演出。
它是审美上的破壁之旅。“城市民谣与诗”“新国风城市民谣会”……精心策划的多元专场,如同一系列音乐“盲盒”,既满足不同口味市民的需求,也打破“信息茧房”,拓宽审美边界。观众原本可能带着固定的音乐偏好而来,却在不经意间被广西的原生态民谣或融合戏曲唱腔的新国风民谣所震撼。不断接触自我“圈层”之外的音乐风格和类型,让每次观演都成为充满期待的惊喜探索。
它是群众可参与的共创平台。第一季歌手在演出结束后与观众在采访区聊家乡、聊深圳、聊创作,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第三季发起的“百城城市民谣SHOW”让广大乐迷可以通过网络支持喜爱的作品,直接助力音乐人登上舞台。此外,“城市民谣大使”招募同步启动,创作者可将原创音乐作品发送至专属邮箱,入围者有机会在“城市民谣小舞台”展示作品、获颁荣誉证书或登上“吾城吾歌”正式舞台。在这里,人们不只是被动的聆听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
“吾城吾歌”已累计吸引观众超过10万人次,正逐渐成为深圳市民喜爱的文化聚会新方式。其意义不止在于门票的普惠,还在于提供了日常化、公共化、多元化、共创化的音乐体验,让民谣融入城市肌理,成为深圳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当深圳为民谣敞开怀抱,当民谣为深圳丰盈灵魂,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吾城吾歌”这一音乐品牌的逐渐成熟,也是一座城市在快速发展中为自己保留的温情与诗意,同时也为这座中国的“创新之城”提供了生生不息的活力滋养。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党毅浩 二审 李璐 三审 詹婉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