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网记者直击湘超联赛:这样的足球,你怎能不爱?

冯牧原
10-26 18:15
摘要

“我们的城市是郴州,我们的目标是胜利!”当东江湖的微风吹过郴州市体育中心的夜空,灯光照亮那片绿茵,“郴州蹬起”字样的巨幅TIFO缓缓拉开,26368名观众的呐喊声此起彼伏。

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26日讯(记者 冯牧原)“我们的城市是郴州,我们的目标是胜利!”当东江湖的微风吹过郴州市体育中心的夜空,灯光照亮那片绿茵,“郴州蹬起”字样的巨幅TIFO缓缓拉开,26368名观众的呐喊声此起彼伏。

wecom-temp-1834107-0b0acb8315b14e03b3a8d12d644810f3.jpg

10月24日,粤港澳大湾区媒体采风团走进山水郴州,现场观摩湘超联赛郴州主场迎战娄底的精彩较量。郴州队以“为郴而战,为球而燃”的激情,让媒体嘉宾共同见证了一座城市的热血与担当。

精锐之师:老中青同心筑梦

仔细观察郴州队的阵容,你能看到高中生、大学生与社会球员同场竞技的场景:20名高中生、10名大学生、20名社会球员,共同组成一支充满生命力的50人阵容。这种“老中青结合”的配置,既展现了湖南足球“为楚选材”的精神,也释放出郴州足球的草根潜力与传承力量。

wecom-temp-1529278-3d9f927bb1e81aa87ffdf30dd0e3fb3e.jpg

其中,郴州籍球员王博是全队的灵魂人物。作为五超职业联赛的现役国家队主力前锋,他在主场对阵张家界队时替补登场,仅用半场时间就上演了湘超本赛季首个“帽子戏法”。他赛后说:“为郴州出战,是我职业生涯最期待的事。”而前中超球员陈震龙则以1米88的身高坐镇防线,精准的长传与强硬的拦截让球队的防守更加稳固。

在这支年轻而有野心的队伍背后,是一支专业化的保障团队。领队雷海、主教练陈强(曾率队获省运会亚军与湘超第四名)、技术总监、队医与体能师共同为球队护航。他们的目标,不仅是赢得比赛,更是培育一代有信念、有担当的郴州足球人。

wecom-temp-1428591-f1c25b76a01f5a76bded840a3b575a39.jpg

如果说湘超是一场漫长的征途,那么郴州队无疑是其中最“能打”的黑马之一,他们用汗水诠释了何为“吃得苦,霸得蛮”的湖湘精神。每一次铲断、每一次爬起,都是成长的印记。正如主教练陈强所言:“足球不是结果的游戏,而是过程的磨炼。”这支队伍的精神底色,正是在无数次摔倒与站起之间锻造而成。

“第十二人”:跨越山水的热血信仰

郴州队的成功,离不开那群永不缺席的球迷。以“虎啸山林球迷会”为代表的核心助威力量拥有4000多名会员,其中1200名为“铁杆随行者”。他们的呐喊声,成为球队最强大的精神后盾。

wecom-temp-1949846-1c14fa11596c38ec349a7695c55b73d7.jpg

“鼓声不停,战斗不止!”主场的氛围堪称“郴州的节日”,国际留学生方阵用多国语言助威,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300多名球迷组团远征,在LED巨幕前齐声高唱队歌。全城36个“第二现场”同步观赛,从餐馆到广场,从社区到校园,欢呼声让足球成为这座城市共同的节日。

wecom-temp-344162-0bd99f345c94ab88476a71d24a0f5fec.jpg

截至目前,郴州队以10分位列湘超积分榜第六。这个排名或许不耀眼,但背后的意义却远胜于数字——那是一次次突破的见证,是一座城市足球精神的觉醒。

体育+文旅:郴州模式的生动实践

如果说郴州队是湘超赛场上的一匹黑马,那么他们更是“体育+文旅”融合的典范。每一场主场赛事,都是一场文化盛宴。比赛开始前,一场以“硬核装备 郴霸未来”为主题的“郴州制造”巡游精彩上演,为赛事揭幕增添了浓厚的工业科技气息。巡游方阵由吴家班特技车队领衔,田野智能、三一重能、湘晨通航等本地龙头企业悉数亮相。特技摩托轰鸣开道,无人机编队升空,新能源装备与智能制造方阵依次登场,充分展示了郴州在智能制造、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硬核实力。

wecom-temp-1724017-6bbf8f1369891f0de6399a54f0faa842.jpg

“家里有矿,不服来战”的助威口号,更让全国球迷记住了这座“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般的城市。钨、铋、锂等矿产资源让郴州闪耀世界,也为足球赋予独特的城市符号。粤港澳大湾区球迷远征、国际友人助威——这种跨地域的情感共振,正在让郴州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绿茵为媒:一场比赛,一座城

近年来,从江苏的“苏超”到湖南的“湘超”,地方业余足球联赛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出圈”。它们不仅是体育赛事,更成为地方文旅融合的“金名片”。在郴州主场的看台上,我看到的不只是球迷的呐喊,还有城市的能量在涌动。

“湘超”的火爆,绝非偶然。它既延续了草根精神,又注入了职业化的运作模式。赛事组织规范、转播体系完善、地方政府与文旅部门深度参与,使足球成为带动城市形象与消费活力的引擎。以郴州为例,从“硬核装备 郴霸未来”的巡游到民俗表演、特产展销,赛事现场已经成为展示产业实力与文化魅力的综合舞台。足球让观众留下脚步,也让流量转化为留量。

地方联赛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中国足球的根,正在民间深扎。它以热爱为燃料,以文化为桥梁,以产业为支撑。当足球回归城市与人民,职业化的未来,也许正在这些草根赛场上悄然生长。

湘超联赛仍在继续,郴州队的故事也还在书写。有人说,他们踢的不仅是足球,更是生活——是年轻人对梦想的追逐,是一座城市对未来的信心。

当夜色笼罩五岭之巅,体育中心的灯光仍未熄灭。那是郴州足球的希望之光,也是这座城市不屈与热爱的象征。这样的足球,你怎能不爱?

记者:冯牧原 审核:刘嘉敏 校对:吴沁彤 责任编辑:刘晓宇
(作者:冯牧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