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英雄 269期 | 深圳肿瘤医院主治医师孙晗:肿瘤放疗患者的营养“大管家”

晶报记者 罗丹/文 受访者供图
10-27 07:38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从初出茅庐的医学生,再到独当一面的主治医师,孙晗一步一个脚印,用专业和温度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医者生涯。

一名好医生掌握的不只是技术,更需要有一种能驱散恐惧、带来安宁的力量,这种慰藉人心的价值感无可替代。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深圳肿瘤医院”)举办的第三届“青年好医生”评选中,放射治疗科主治医师孙晗是三名获奖者之一。孙晗是患者的营养大管家——他是放疗科营养小组组长。怎样让病人在放疗时不掉重,怎样让营养更好地被病人吸收,这些都是孙晗日常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别小看营养,在肿瘤治疗中,患者营养状况的好坏关系到治疗效果,甚至关乎生命。根据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的长期研究成果,约20%的肿瘤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

营养跟上了,放疗才能不掉队

“肿瘤病人与正常消耗不一样。在和正常人吃一样多的情况下,肿瘤患者每天要多消耗300大卡能量。并且,肿瘤会分泌很多特质,会引起厌食。”孙晗告诉记者,医院收治的六七成肿瘤患者都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放疗期间的营养管理是目前放疗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患者的营养状态可以直接影响到疗效。翻阅文献、钻研指南,在实践中总结规律,在思考中寻找答案,是孙晗从住院医师时期就养成的习惯。面对患者,他不仅要掌握标准诊疗路径,更要考量个体差异——寻找最适合当下的最优解成为他每日思考的课题。

▲孙晗(右二)与同事在讨论患者情况。

患有食管癌的李奶奶(化名)入院时被判定为“重度营养不良”,在已接受“诱导化免+同步放化疗”治疗后,李奶奶转入放射治疗科等待做进一步的放射治疗。“来的时候太瘦了,皮包着骨头。”李奶奶当时颈部淋巴结复发,导致吞咽困难加重,基本没办法自主进食。

“如不先解决营养短板,放疗计划随时可能中断。”孙晗初步评估后说。李奶奶转入科室后,科室营养护士对李奶奶的饮食状况进行了摸底与评级。经科室医生和护士联合评估后,孙晗联系了营养科,为李奶奶进行会诊。最终决定:为李奶奶安排内镜下置管,并根据状况、结合化验检查,制定个性化的肠内营养治疗方案。

之后每天,护士都会对李奶奶营养摄入能量进行估算,评估是否存在能量缺口,如有缺口会告知主管医生,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包括控制治疗并发症,调整营养治疗制剂用量等。在放疗定位后等待治疗的时间里,李奶奶的精神状况明显改善,体重止跌回升。后续的28次放疗治疗过程中,尽管也出现过局部放射性食管炎疼痛的不适,但总体上放疗没有出现间断,李奶奶很顺利地完成了治疗,并且增长了1公斤。

“以前患者总是说做了放化疗体重下降个5-10斤是很正常的事,但现在肿瘤治疗进入了‘精准+精细’时代,营养就是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对于患者个体化的营养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从细节中保证治疗的每一个方面,是成功的关键。”孙晗总结说。

好医生掌握的不只是技术

对孙晗而言,选择医学专业并非始于宏大的济世理想,而是源于一份自然而务实的选择。高考前,他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对未来感到迷茫:虽学习理科,但数学物理并非其强项,唯独对探索生命奥秘的生物学科充满热情。加上性格开朗,乐于与人交流,在家人建议下,医学这个“与人打交道”的理科专业,成了他的选择。

真正让孙晗体会到医者真谛的,是实习期间一次有惊无险的经历。一次在学校体检做心电图时,机器自动分析结果显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这个结果让刚刚20岁出头、毫无症状的孙晗懵了:“我啥时候心梗了呢?” 他忐忑不安地拿着报告,找到学校附属医院心内科。一位正在书写病历的研一师兄仔细查看后,安慰道:“别自己吓自己,这是正常的生理变异,叫‘左前束支传导阻滞’,机器误读了。”师兄随即拿来纸笔,从心脏电激动的生理机制开始,画图讲解其成因及与真正心梗的区别。

那一刻,他心中巨石落地,感到无比轻松释然。师兄不仅用专业知识化解了他的恐慌,更以耐心和关怀,给了他心安。孙晗真切地体会到,一名好医生掌握的不只是技术,更需要有一种能驱散恐惧、带来安宁的力量,这种慰藉人心的价值感无可替代。这次“乌龙事件”,让他真正理解了白大褂的重量——不仅要求精湛的技术,更呼唤深植于心的悲悯与责任。

▲孙晗(中)在工作中。

2019年,孙晗加入刚开业不久的深圳肿瘤医院。作为科室“老人”之一,新晋医生孙晗完整地参与了科室的诞生和成长。这是一段特别酷的经历,但很酷的背后,往往是很累。更多的任务、更重的责任,意味着要投入成倍的努力与汗水。在这里,他们不仅要做好临床和科研工作,还要直接参与建章立制、“创三甲”评审以及“三基三严”培训等基础而关键的工作——既是一线兵,也是搭台人。也正是在这个阶段,孙晗获得了到北京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修的机会。在北京的日子,他遇见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同行,他们不仅天赋出众,更保持着极高的努力程度。那段时光让他清晰地认识到:优秀从来不是偶然,光芒的背后,一定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实付出。

成长没有捷径,唯有踏实前行

依托医院国家癌症中心南方分中心的平台,孙晗积极参与临床研究,致力于探索那些尚未解决的临床问题。在科室领导的带领和同事们的努力下,2021年,深圳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荣获“中国肿瘤营养基层500强培训基地”及“全国规范化放疗营养治疗示范病房”称号,并于2025年7月8日顺利通过“全国规范化放疗营养治疗示范病房”复审。

从初出茅庐的医学生,再到独当一面的主治医师,孙晗一步一个脚印,用专业和温度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医者生涯。他希望能为推动医学进步贡献一份“深圳力量”。这条路在他看来,唯有脚踏实地、持续努力,才不负那份沉甸甸的性命相托之重,“成长没有捷径,唯有在每一次锤炼中踏实前行,才能真正肩负起未来的使命。”

个人简介:

孙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射治疗科主治医师,深圳市营养学会肿瘤营养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肿瘤免疫治疗分会理事。

晶报记者 罗丹/文 受访者供图

(作者:晶报记者 罗丹/文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