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一航 李庭新 邢峻豪 陈建壬 通讯员 肖慧芳 胡加懿 朱彬鑫 文/图
湘超,真的很燃。
10月24日晚,郴州队主场迎战娄底队的比赛,现场涌入超过2.6万名观众。


现场涌入超过2.6万名观众。
主场球迷,身披球队“绿袍”,用本地话高喊“郴州瞪起”(意同“雄起”),又以Tifo亮出“林邑虎啸”队标;远道而来的客队球迷,一席红衣,挥舞红旗。大家敲着鼓、吹着号,扯起嗓子,把“湘超”喊成了“湘潮”。

现场的郴州球迷。
第48分钟、72分钟,两队球员的两脚射门,将两座城市球迷的“心窝”踢进“网窝”。最终,双方1:1握手言和。

现场的娄底球迷。
赛场硝烟散去,大家离开球场,开始奔赴这座城。
郴州,真的很火。
很多外地客人为“湘超”而来,但很少有人只为“湘超”而来。在微信视频号、小红书、抖音刷屏的仰天湖、东江湖、高椅岭等“网红”景区,与比赛一道,构成了大家对郴州的期待。
“希望将球迷对球赛的关注,转化为对城市内涵的认识,对城市产业、旅游的兴趣。”郴州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赛事期间,郴州市体育中心周边30家酒店的平均入住率达92%,较平日提升35个百分点,且多为连住2至3天的外地球迷。
一场球赛,球迷收获盛宴、城市赢得客流。郴州城里,有市民在赛事直播“第二现场”喊哑了嗓子;饭店、景区、特产店、大排档等客似云来,老板们“累但快乐着”。“赛事经济”乘数效应,全民共享,各有所得。
无论赛果如何,郴州这座城,都赢了。想必,这也是湖南策划“湘超”的题中之义。
郴州底气:“家中有矿”
24日晚上,郴州队主场对阵娄底队的序幕,由一场“装备巡游”拉开——


湖南湘晨飞机工业的自转旋翼机、翔东龙飞机的轻型固定翼机,标志着郴州在通用航空制造领域的重大突破。
赛场内,山地智能农机、固定翼无人机、数控机床组成的方阵缓缓驶过;赛场外,“家里有矿”的城市slogan随处可见。

嘉禾数控机床方阵代表了郴州从“江南铸都”向“数控新城”的跨越发展。
这座“因矿而兴”的湘南城市,被誉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中国有色金属之乡”,现已发现矿产112种,其中钨、铋、锡、萤石等保有储量居世界前列,微晶石墨储量占世界的70%,氧化锂金属总储量预估超过1000万吨。

嘉禾数控机床方阵代表了郴州从“江南铸都”向“数控新城”的跨越发展。
“家里有矿”,是郴州的底气,也是郴州的未来。这里不仅有埋藏千年的自然资源,更有面向未来的智造力量。
天赋,写在山水间
从郴州体育中心出发,约20分钟车程,便是高椅岭。
这里,赤色丹霞被岁月砍出垂直剖面。沿山脊线走,左侧岩壁刀劈斧削,右侧水洼碧绿得发亮。风从腋下穿过,汗瞬间被抽干,只剩心跳在耳膜里打鼓。郴州人笑称:“这山天生会拍照,怎么拍都是壁纸。”
高椅岭的天赋,是“险”——险到让胆小者腿软,让勇敢者尖叫,让镜头自带大片滤镜。


高椅岭风景绮丽、极为险峻。
高椅岭往南90公里,则是仰天湖。
说是湖,其实更像草原托举的天空之镜,1000多米的海拔把热浪挡在尘世,只留18度的凉。风车轮转,慢得理直气壮,白云被剪成棉絮,飘在湖面上,羊群低头饮水,也啃食云的倒影。

仰天湖云海。
仰天湖的天赋,是“高”——高到把喧嚣压成静音,高把云和草写成诗,高到让人躺下就不想起身。

仰天湖云海。
一山一湖,一高一险,一柔一刚,像郴州递给世界的两张名片:仰天湖把海拔做成减法,减去燥热、欲望与噪声;高椅岭把地貌做成加法,加上色彩、心跳与故事。只凭原始肌理,它们就能让快门声此起彼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