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深圳灣國際遊艇展成功舉辦 助推大灣區遊艇產業開放與融合發展

10-24 18:18
摘要

第十七屆深圳灣國際遊艇展成功舉辦 助推大灣區遊艇產業開放與融合發展

    10月23日,第十七屆深圳灣國際遊艇展在深圳灣遊艇會正式啟幕,本屆展會將持續至10月26日,匯聚近百艘遊艇及多家國際品牌與創新產品,集中展現了粵港澳大灣區遊艇產業的蓬勃發展活力。

    據了解,展會突破傳統展覽形式,構建了一個集展覽、交流、賽事與文化於一體的開放合作平台。作為國家指定的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出發和停泊港,深圳灣遊艇會正積極推動行業從“高端消費”向“體驗經濟”和“共享經濟”轉型。

深化行業交流,促進區域協同

    隨着廣東省《推動遊艇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的實施,提出到2027年遊艇產業劍指千億規模的目標,大灣區遊艇產業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值得關注的是,展會期間舉辦了“粵港澳遊艇自由行交流酒會”,深圳市口岸辦相關負責人、行業專家與船東代表圍繞通關便利化、水域開放擴容、深港澳三地規則銜接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同期還舉辦的“新能源演說時刻”匯集了新能源專家代表,圍繞新能源的技術創新、市場前景與政策支持展開深度對話。這些專業交流活動為行業參與者提供了共享發展機遇的平台。

普及海洋文化,推動大眾參與

    近年來,深圳灣遊艇會積極引入水翼電動沖浪板、電動摩托艇、太陽能混動帆船等創新項目,並在節慶日推出皮划艇龍舟等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水上活動,進一步降低水上運動的參與門檻。

    本屆展會通過索道滑水挑戰賽、水上運動嘉年華等多項體驗活動,吸引眾多市民參與。現場提供帆船駕駛、皮划艇、槳板等體驗項目,讓公眾近距離感受水上運動的樂趣。

    “深圳的親水濱海生活方式可以更多元,上至70歲、下至7歲,都可以參與水上運動,其實航海運動也是一種可普及的生活方式。” 深圳灣遊艇會執行董事劉劭表示。

推動通關便利,拓展開放水域

    據記者了解,深圳灣遊艇會作為廣東省首個免擔保入境碼頭,採用“定點停靠、就近聯檢”的通關模式,將港澳遊艇通關時間壓縮至20分鐘左右。這一創新模式體現了前海蛇口自貿片區“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動”的開放體系。

    深圳市口岸辦近期帶隊赴深圳灣遊艇會專題調研時表示,將構建“政府-查驗單位-企業三方協同機制”,推動擴大自由行水域範圍,實施更多出入境檢查便利措施。

    口岸辦支持深圳灣遊艇會依託全國獨有的“遊艇保稅倉”項目,拓展保稅展示交易、國際賽事承辦等功能,吸引海外遊艇產業資源集聚,構建口岸經濟新增長極。

    本屆深圳灣國際遊艇展不僅呈現了一場海洋視覺盛宴,也為粵港澳大灣區遊艇產業的高水平開放與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未來,深圳灣遊艇會將繼續深化與各類機構的合作,“帆船+海島文旅”“混動能源水上運動+教育”“遊艇+科技”等創新領域,精準匹配不同背景的市場需求,助力藍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記者王娜、吳瑞玲 圖片來源主辦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