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作为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系列活动之一,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Asian Young Scientist Fellowship,以下简称AYSF)2025年度会议在香港大学举行。

本届会议由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香港大学与香港科学院联合支持举办,邀请12位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地区)、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地的2025年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研究员齐聚一堂,鼓励他们发挥各自的科研潜力,表彰他们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活动当天,百名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不同城市的青年科学家、企业家、投资者、商界领袖和教育工作者参与,推动跨学科对话与创新探讨。
香港大学副校长(教学)施启正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对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以及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2025年度会议的举办致以热烈祝贺与诚挚欢迎。
颁奖典礼:表彰亚洲青年科学精英,共筑创新未来
2025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颁奖典礼依据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对在各自研究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进行了表彰。

生命科学环节,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指导委员会成员、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 (IBS) 荣誉研究员Hee-Sup Shin在致辞中表示,过去三年,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让我们清晰看到亚洲生命科学领域的显著发展。从2023年聚焦分子与发展生物学基础机制,到2024年跨学科结合生物学与AI等前沿技术,再到2025年深入神经科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呈现出清晰的进步轨迹。
他介绍,今年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白凌、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刘君、首尔大学副教授Seongjun Park、复旦大学教授彭勃四位生命科学研究员便是前沿科学的代表,他们的科学成果体现亚洲生命科学从描述性向预测性、工程驱动创新的转变,也彰显现代生物学与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

物质科学环节,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物理系教授、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2025物质科学学科委员会主席翁红明在致辞中表示,今年物质科学领域申请量较过往大幅增长,竞争异常激烈,所有申请者都展现出非凡的科研素养与活力,从中遴选佼佼者着实不易。
他分别介绍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许民瑜、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李丹枫、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李听昕、九州大学副教授Kiyoshi Miyata四位青年科学家的科研成果。翁红明教授指出,他们的工作处于当代基础科学前沿,其挑战与突破将激励更多青年投身科研,他们也必将成为物质科学领域未来的领军力量,项目会全力支持他们追求高影响力科学发现。

数学环节,韩国高等研究院数学学院教授、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2025数学学科委员会主席琴钟海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数学学科申请情况彰显出该领域非凡的广度与蓬勃活力。申请提案既涵盖纯数学中几何、拓扑等深邃领域,也包含应用与计算数学里优化、高维分析等快速发展的方向。尤为可贵的是,众多申请者致力于打通不同领域界限,展现严谨数学结构对物理、数据科学等复杂系统的阐释能力。
他介绍,首尔大学副教授In-Jee Jeong在偏微分方程与流体动力学领域贡献突出;台湾大学副教授林学庸于代数与复几何研究上创新不断。他们的研究完美融合数学的抽象与应用特质,既体现数学作为自然语言的本质,又彰显其塑造科学前沿的创造力,是当之无愧的青年科研榜样。

计算机科学环节,东京大学工程学院系统创新学科教授、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2025计算机科学学科主席Akihiro Nakao在致辞中表示,今年计算机科学领域申请量大幅增长,近乎达到2023年的三倍,这充分彰显出该领域的活力与多样性。申请内容广泛,涵盖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热点,也有对算法、系统等基础领域的深入探索,更有数据驱动科学应用、人机交互等新兴方向的研究。最终,两位优秀科学家脱颖而出。
他介绍,中国科学与技术大学教授何向南在推荐系统领域成果突出,注重捕捉复杂交互;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王文雅融合多种方法提升系统可解释性。他们代表着计算机科学领域既注重基础算法,又积极开拓新前沿的发展趋势,期待亚洲计算机科学不断取得新突破。

诺奖得主Randy Schekman:公共教育和下一代科学家的培养
201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Randy Schekman教授以《公共教育和下一代科学家的培养》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并回答观众提问。他表示,公共教育是科学人才培养的基石,对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育未来科研中坚力量至关重要。自己能走上科研道路,早期科学教育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Randy Schekman教授强调跨世代知识传承的重要性,科学的发展需每一代人接力,老一辈科学家应积极投身科学教育,将经验智慧传给年轻一代。

香港青年科学院副院长,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研究及创新)马桂宜教授主持专题讨论,围绕“建设亚洲科研与创新生态系统”展开深度对话,邀请学术、产业、资本领域代表共议合作路径。
编辑 李斌 审读 杨渝嘉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潘未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