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羽毛球比赛正在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进行。洁白的羽毛球划出的,不仅是竞技的弧线,更串联起一个个家庭的梦想与温情。当队友与家人的身份在赛场内外交织,体育便超越了单纯的胜负,展现出其更为动人的底色——是亲情的并肩、爱的传承,也是无数个“小家”在“大家”的舞台上共同谱写的“合家欢”。
浙江队李向、王芳、李王晶尔:女儿缺席,迎接“全运宝宝”
上届全运会群众羽毛球项目决赛阶段,浙江队一家三口齐参赛成为佳话,他们是爸爸李向、妈妈王芳和女儿李王晶尔。

十五运会群众羽毛球项目预赛阶段,李向和队友参加的D组混合团体赛没能出线,但作为陈经纶体校的资深教练,他以浙江队教练身份加入决赛阶段;王芳则参加D组女双单项赛。李王晶尔没和父母一起来到深圳,因为她有孕在身。“我们一家三口这次还是没能一起参赛,但对我们这个大家庭来说,新生命的到来是件大喜事。”王芳说。
广西队杨文燕、潘剑:全运夫妻当好孩子榜样
杨文燕是桂林理工大学的老师,由于工作和家庭原因,她和潘剑遗憾错过上届全运会。“所以今年十五运会,我们两人参赛的意愿都很强烈。”
闯过了选拔赛和预赛两关,杨文燕和潘剑终于来到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踏上与竞技羽毛球相同的场地。“走进来就感觉这座体育馆非常新,场地、灯光都很好。”杨文燕和潘剑本届全运会参加C组团体赛,前者作为女双主力,前两场小组赛都帮助队伍2比0获胜;潘剑则在小组赛第二轮出场,拿到混双比赛的一分。

羽毛球早已成为杨文燕和潘剑全家的生活方式,“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我们两人参加全运会,一家三口都打羽毛球,身体上、精神上都有积极收获。”

天津队张逸鸣、孙景彤:
“他是我们队的‘定海神针’”
天津队本届全运会参加的是D组混合团体赛。小组赛前两轮,张逸鸣都坐在教练席,比起上场参赛,他更希望在场边给队员帮助和鼓励。平时打球,张逸鸣也经常指导球友,天津队在备战期间请到专业队教练负责训练,张逸鸣就做好协助工作。抵达赛区后他承担起比赛训练的统筹安排,“这是我的分内职责,”张逸鸣谦虚地说,“大家都是为了团队贡献力量。”

正如张逸鸣所说,孙景彤在队中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始终牢记服务和奉献。从起初的组队到预赛,再到后期的训练都有她忙碌的身影:上传下达,安排训练,关心队友生活,做到事事有着落,是全队的“好管家”。孙景彤和张逸鸣相伴多年,又因为羽毛球让日子更加多彩。夫妻相携来到全运会,是种幸福;与全队在一起,更是一种荣誉。
从球场到家庭,从竞技到传承,这些“羽球家庭”用挥拍的方式写下了属于他们的“合家欢”篇章。
深圳晚报记者 郑志鹏 实习生 彭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