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7支AI厂商团队“神仙打架”,2小时极限创作 在红立方看见AI的多元未来

10-22 08:35
摘要

近日,龙岗红立方公共艺术馆内,屏幕光影流转,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 —— 第二届AI视觉创意大赛(瓦卡奖 VACAT)“AI竞技日”正上演巅峰对决。

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22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苏靖驹) 近日,龙岗红立方公共艺术馆内,屏幕光影流转,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 —— 第二届AI视觉创意大赛(瓦卡奖 VACAT)“AI竞技日”正上演巅峰对决。这场由龙岗区政府、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与哔哩哔哩联合主办的赛事,把AI视频的技术潜力与艺术边界,搬进了公众视野。

选手现场创作AI视觉作品。深圳晚报记者 苏靖驹 摄

全球7支AI厂商团队

展开创意与技术的比拼

全球AI视频厂商战队赛率先点燃战火。海艺AI、MiniMax、PixVerse 等7支顶尖团队,围绕《我和我的对手》命题,在2小时内展开创意与技术的高水平对决,每部作品都藏着独特的叙事巧思。

Gaga AI战队用极简采访片的方式聚焦“众生相”,从孩童比拼到商场较量,最终把“对手”升华为“定义自我的另一半”,人物微表情和音画同步的细腻处理,成了最大亮点。

拍我AI战队瞄准职场人士,靠超长宽屏视觉以及内置模板的优势开展演绎,其快速生成能力让镜头语言格外丰富,点出“对手是永不停歇的工作循环”的答案。

海艺AI战队选择了“反差美学”路线,用柔和静谧的视觉风格解读爱情里的“对手”。他们认为,对手不是对抗,而是彼此映照的亲密关系。

Vidu战队则玩反转,把现场团队成员照片做成角色原型,演绎“AI女神竟是‘抠脚大汉’操控”,既探讨“AI与人类的对手关系”,又致敬赛场同行,完整叙事让它拿下“最佳作品奖”。

海螺AI战队则选择用“拳台对抗”与“生活对话”的反差破题,通过精彩打斗场景和中韩双语旁白,抛出灵魂拷问:“我们是否一定要将生活视为对手?”

悠船AI战队把“最大的对手是自己”这一答案藏进孩子与英雄的意象里。复古画风叠加原子朋克风格,让画面自带独特质感。影片结尾“孩子与英雄合二为一”的设计,更是把“与自我和解”的思考,用视觉语言温柔落地。

可灵AI战队选择从女性视角切入,让年长女演员与年轻自我对话,靠电影级光影和微表情,把“与自我和解”的温柔主题拉满。

7支队伍的作品既给出了创作者的思考,也成了7条差异化技术路径的“展示窗”。从风格化输出、多角色控制,到动态生成的成熟度,让评委感慨“看到了AI视频的多元未来”。

获奖的团队在舞台上举起奖杯。 深圳晚报记者 苏靖驹 摄

高校才俊与行业战队

开启双赛道“烧脑”对决

午后赛程分两路并行:全国高校AI电竞锦标赛与专业AI电竞联赛同步开跑,一边是Z世代的创意爆发,一边是行业高手的协作攻坚。

高校组方面,每轮比拼时间从8分钟逐步缩短到5分钟,“烧脑”程度倍增。

从全国92所高校、6轮比拼中脱颖而出的8位选手,要面对包括“梦境加载中”“香蕉征服世界”“重建”在内的5轮随机命题以及创作时间的递减,创意和心态受到双重考验。

南京传媒学院的袁春雨拿下金奖,赛后还难掩亢奋:“最大收获是认识了一群同频好友!”她直言AI只是工具,真正的核心还是创作者的美术、编剧功底。

南开大学的沈雯轩从传统设计转向AI,她表示:“传统设计在变,我得找新方向。” 第一次参赛就拿银奖的她,每次看到对手作品都会“心里一紧”:“大家的创意太强了!”

专业组方面,有不少以往通过网络认识成为好友的“发烧友”首次在现实世界聚首,携手组队争夺荣誉。

在总决赛的“我们”队成员便是这样一支队伍,以往未曾谋面的他们初次见面便有着十足的默契,最终摘得桂冠。面对5分钟的极短赛制,他们靠“统一的审美”和“放松的心态”扛住压力:“瓦卡奖让我们见到了行业高度,和大咖‘开盲盒’式交流,碰撞出了跨领域的灵感!”

编辑:刘晓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