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揽子经济数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数据来了。
2024年,深圳再次以亮眼的数字向世界展示了其经济活力。据最新统计,2024年深圳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21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这一数据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增长,更是释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信号,侧面佐证了深圳全年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深圳银湖山郊野公园的高压电塔。图源:图虫创意
稳中有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用电量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和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深圳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背后,是深圳经济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

图源:图虫创意
在“稳”字当头的基础上,深圳经济展现出了强劲的韧性。
分产业看,2024年深圳第二产业用电量57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增速较去年同期增长7.8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为47.4%,较去年同期增长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43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居民生活用电量20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增速较去年同期增长5.6个百分点。
用电数据表明,中国“工业第一城”增长势头强劲,产业转型升级速度持续加快。工业发展态势强劲夯实了经济“基本盘”,是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主要因素。2024年,深圳工业用电量达55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增速较去年同期增长8.5个百分点。
制造业用电量44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增速较去年同期增长10.3个百分点。从制造业三大类来看,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9%,高于同期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1.4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41.6%,12.8%,12.5%,9.4%,7.1%,6.6%。
消费品制造业中12个子行业有11个子行业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用电量同比增长3.4%。其中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纺织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6.8%,21.5%,7.0%,7.0%,5.0%。
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放缓,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同比分别下降5.0%、2.5%、38.0%,分别低于制造业用电量增速13.5、11.0、46.5个百分点。
随着深圳文体旅游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供给的不断涌现,深圳持续霸榜旅游热门目的地,也推动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4.6%。

图源:图虫创意
而深圳常住人口的攀升和夏天持续时长打破历史最高纪录两大因素,也让居民生活用电量快速增长,深圳居民的用电户数、用电量容量同比分别增长5.4%、9.8%。
从工业到制造业,从居民生活到科技创新,每一个领域的用电需求都在稳步增长,共同推动了深圳经济的全面发展。
进中提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在用电量增长的同时,深圳的产业结构也在持续优化。服务业,一头连着制造生产端,一头连着市场消费端。用电数据显示,深圳第三产业经济同样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第三产业8个子行业中,7个子行业用电量均为正增长。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增长14.9%、9.8%、5.8%。

图源:图虫创意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服务业的用电量增长尤为显著。现代服务业作为深圳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方向之一,其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深圳的经济竞争力,还推动了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现代服务业的用电量增长,正是深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体现。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效益,也为深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深圳经济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产业的崛起,不仅推动了用电量的增长,更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深圳经济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6.8%。这一增长趋势不仅反映了深圳在数字经济领域的领先地位,也预示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这些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也为深圳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超充之城新跨越
引领绿色充电新时代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深圳在超充之城的建设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报告期末,深圳累计建成投用超充站1030座,在全球率先成功实现了超充站、充电枪数量全面超过加油站、加油枪的历史性突破。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深圳在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前瞻性和执行力,更为广大新能源汽车车主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充电服务。

深圳超充站。图源:CFP
除了超充站数量的快速增长,深圳在光储超充和车网互动一体化站的建设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11月7日,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旗舰超充站——莲花山超充站完成试运行,正式开放运营。这也是全国首个“光储超充+车网互动+虚拟电厂+电力魔方+电鸿”多元综合示范站。目前,全市已建成光储超充和车网互动一体化站100座,这些站点不仅具备超快充功能,还融入了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绿色转型。同时,这些一体化站还具备车网互动功能,能够在电网需要时向电网反向送电,为城市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深圳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增长,直接带动了充换电服务业的高速发展,用电量同比增长了50.8%。据统计,全市新建充电桩13.4万个,累计建成充电桩数量已达到42万个。这一数据不仅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也进一步提升了深圳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覆盖率和便利性。随着充电桩数量的不断增加,新能源汽车车主的充电需求得到了更加充分的满足,也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绿色“碳”索的脚步
从未停歇
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深圳在绿色“碳”索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绿电绿证交易撮合服务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和创新力。
据统计,2024年1-11月绿电交易量15.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倍,绿电交易电量和交易用户数均全省最高。这一数据不仅显示出深圳在绿电交易方面的活跃度,也反映了其在推动绿色能源消费方面的决心和成效。

深圳零碳公园。图源:CFP
深圳还率先在全国推出“基于电费结算的绿证交易模式”,为企业提供更灵活便捷的绿证费用结算方式,实现“一张账单算清绿色用能”。这一模式不仅简化了交易流程,还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也让企业清晰地了解其在绿色能源消费方面的成本和收益,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绿色能源消费和交易。
此外,深圳打造了“绿色电力国际会客厅”(绿电国际营业厅),定期发布绿色电力消费指数、绿电绿证服务产品和国内外绿色能源动态;电碳信息管理平台为企业和居民提供碳管理服务和数据支撑等。
展望未来,深圳将继续保持其经济发展的稳健态势,同时加快绿色转型的步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深圳智慧”和“深圳力量”。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深圳将不断书写新的传奇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采写丨林恒鑫
编辑丨梁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