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深圳龙华微短剧生态大会启幕,解锁“微短剧+”融合新图景

10-20 08:00
摘要

龙华新闻记者 金璐 文/图 

微短剧作为网络视听领域的新形态,自2018年兴起以来发展迅猛,当前已成为传播主流价值、赋能千行百业、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10月15日下午,“2025年深圳龙华微短剧生态大会”在锦绣科学园盛大举行,大会以“剧耀龙华 文旅共生”为主题,践行“文化+科技+场景+人才+资本”协同发展观,汇聚政府机构、行业精英等多方力量,搭建产业交流与资源对接高端平台,探索“微短剧+文旅”融合新路径,为区域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注入新活力。


微短剧生态大会现场。

重磅举措夯实产业基础


大会发布多项关键举措,为微短剧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开幕仪式上,锦绣科学园总经理杨忠介绍,园区联合尚觉文化打造3000多平方米“微短剧影视拍摄基地”,构建“内容创作+场景拍摄+技术支撑”全产业链生态,还与盘古智库合作打造AI青创孵化空间,并启动“2025AIGC创作大赛及锦绣盘古AIGC青创基地”,面向全球征集创新应用,发掘人才与项目、构建完整产业生态链。


尚觉文化发布的“龙华微短剧生态+文旅扶持计划”抛出重磅利好。该公司表示,将对以龙华文旅为背景、讲述龙华故事及具备市场潜力的优质微短剧项目,提供优惠场地租赁、专业服务支持与先进技术保障,降低创作成本,激发产业创新活力。该公司联合主理人姚洪杰表示,针对“讲好龙华故事”这一块核心内容,公司会提供5折的专项资金,然后也会提供相关的技术扶持。盘古智库AIGC负责人则详细讲解青创基地功能与GIS&AURA灵光AIGC创作大赛安排,为行业从业者与创新团队搭建起技术交流、成果展示、资源对接的优质平台,让“科技赋能微短剧”从概念走向实践。


启动仪式上,“微短剧生态大会”“锦绣盘古青创AIGC基地”“2025 GIS&AURA灵光AIGC创作大赛”三大核心专项正式启动,标志着龙华微短剧产业在内容端(聚焦龙华本土故事)、技术端(AIGC 基地赋能)、交流端(国际赛事搭建平台)实现“三驾马车”并行,从单一创作向“内容+技术+赛事”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跨越,为产业创新注入多元可能性。


合作签约环节,锦绣科学园与盘古AIGC签署大赛及孵化器启动协议,携手推动AIGC技术在微短剧产业的深度应用与创新发展;尚觉文化与红锦里影业、龙华文创协会、广东艺术职业学院等多家企业、协会、院校等签约,完善产业链与产学研融合,进一步拓展产业合作平台。


创投路演与行业交流环节同样亮点纷呈。2个具备龙华元素或文旅潜力的短剧项目进行路演,投资方、平台方等组成评审团点评指导,设置供需对接区域促进资源整合。行业大咖们还围绕“AI赋能影视数智化应用”等话题分享,青骊影视推出“AI赋能 探索影视创作新模式”合作计划,多维度推动微短剧产业创新发展。


多元活动搭建交流平台


大会以“签到打卡、短剧展映、文旅市集、虚拍展示”四大场景开启,带来丰富沉浸式体验。签到环节设置观澜古墟、上围艺术村等龙华文旅地标主题背景板,嘉宾拍照打卡植入文旅符号,主流媒体全程专访造势,同时循环放映AI短剧及电影,展现AI赋能文化产业成果。


微短剧生态大会现场嘉宾体验。

锦绣科学园D座前广场的文旅市集热闹非凡,汉服旗袍体验、非遗版画展示、创意沙画文创等摊位,让参会者沉浸式感受微短剧服化道与传统文化魅力,尤克里里弹唱、非洲鼓演奏更添互动乐趣。太龙视觉打造的VR虚拟拍摄创作工坊成为焦点,其将《清明上河图密码》《凡人修仙传》等多部顶流影视剧同款虚拟拍摄技术“搬”到现场,嘉宾直观体验科技对微短剧创作的赋能,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


此外,在基地参观、AI+文旅体验环节,嘉宾们参观了“天天&西柚摄影基地”实景与数字化影棚,感受“室内拍摄+户外取景”无缝衔接的高效;乘坐观光车体验“AI+文旅路线”,为微短剧创作获取丰富场景灵感,深度感受产业“硬件支撑+场景创新”优势。


深圳华视海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为表示,微短剧可以很形象地把龙华本土文旅的风光特色、人文非遗,甚至美食,在一个空间里面全面展开,对流量游客的拉动作用明显。带着剧情、故事的微短剧,也应该把龙华文旅从网红打卡地形成有情感共鸣的地点,让“流量”变成“留量”。


本次龙华区微短剧生态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短视频、微短剧产业的从业者提供了一个思想交流、经验分享的平台,也为影视传媒剧组落户龙华,推动更多“龙华故事”从锦绣走向全国与世界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