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育才中学“一校两部”同时迎来第六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中美青少年行进乐团的音乐使者。太平洋两岸的青少年,在歌声与舞蹈中走近彼此,在体验与创造中增进友谊,在竞技与合作中获得成长,而生机蓬勃的育才教育生态,也在互学互鉴中得以丰富与拓展。

育才中学将中美青少年行进乐中国巡回展示交流活动作为展示教育特色与成果、促进师生交流与成长、谋划未来发展与突破的重大契机,把每一处细节都精雕细琢成精彩瞬间,让教育与文化的无穷魅力在中美学子心中回荡。
“Welcome to Shenzhen!”“Welcome to Yucai!”上午九时许,美国蒙郡托马斯伍顿高中的师生、家长一抵达育才中学新校区,就受到育才中学校长姚晓岚和师生代表的热烈欢迎。

育才新校区的欢迎仪式,由脍炙人口的美国经典乐曲《Country Road, Take Me Home》精彩启幕。育才中学合唱团86名学生带来的精彩演出,最终演绎成全场深情大合唱,一下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姚晓岚在欢迎辞中提到,这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的欢颂,更是中美两国青少年以艺术为媒介进行一次真诚而动人的深度对话。高二(16)班李康怡、高二(15)班孙泽宇两位同学的中英双语主持让人印象深刻。而作为汉语“小老师”,孙泽宇带领美国师生高喊“欢迎来到深圳”“欢迎来到育才”,让现场充满欢声笑语。

蛇口校区的欢迎仪式同样别出心裁。微格教室中,舞蹈团的同学以一段气势恢宏、节奏鲜明的英歌舞点燃全场。育才学子还邀请美国伙伴上台,一起体验传统舞蹈的独特魅力。有美国学生情不自禁地赞叹:“So good!”随后,育才中学副校长丁龙代表育才中学蛇口校区全体师生向美国朋友致以热烈欢迎。

简短而精彩的欢迎仪式后,在育才师生的引领与互动下,“两个校区,同样精彩”的教育画卷徐徐展开:廊腰缦回、曲径通幽的宽敞校园,设备精良、气势恢宏的千人报告厅,优雅别致、具有独特苏州园林风格的图书馆,兼具文化底蕴和炫酷科技的艺数空间,绿草如茵的运动场,宽敞明亮的排球馆……作为深圳基础教育建设的最新力作,育才中学新校区不仅以其“新”与“大”震撼人心,更以“雅”和“精”让来访师生惊叹连连。

新校区的探索之旅充满文化范、科技范和国际范。育才中学的港澳部是学校新时期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港澳部的王昊泽同学用英语向大家介绍“阳光、自信、进取、包容”的育才学子气质,以及育才毕业生的国内外升学成绩。

育才科创社是学校的“王牌之师”,近年来在国内外舞台争金夺银、大放异彩。在这里,美国师生不仅见识了御火飞鹰、智能背包、文明观鸟引导器等获奖作品,还获赠育才同学用3D打印的大熊猫公仔。

艺数空间里,高二(1)班徐嘉谦同学带来的钢琴独奏《彩云追月》引来阵阵赞叹,何锦辰则以一口流利的英语为美国师生讲述中国陶艺的千年故事;在翰墨飘香的文学社活动室,中美两国的青年学子用中英文共写一张明信片;书法室里,美国客人首次尝试用毛笔写下寓意“美美与共”的“美”字;宽敞明亮的排球场里,作为屡获赛事佳绩的劲旅,育才中学排球队主动承担起“东道主”与“伙伴”的双重角色,一场场不分国籍与肤色的友谊赛把大家紧紧凝聚在一起……

这是一次“以音乐为桥,汇友谊之海”的面对面交流与情感链接,更是一次跨越山海的学习、成长之旅。
“I absolutely enjoyed it!”来自美国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克拉克斯堡高中的学生纷纷表示,这次育才之行令人难忘。他们惊叹于校园浓厚的文化底蕴与整洁环境,也对英歌舞、古诗词等中国文化体验表现出浓厚兴趣。有学生感慨,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到深圳,期待未来有机会再回来。

对于深度参与活动的育才学子,与其说这是一次接待任务,不如说这是一次最生动的社会实践,一节最有价值的成长课堂。
谈及参与活动的收获,育才中学新校区高二(16)班的王苑霖分享道:“首先对自身来说,可以提升英语能力;其次在交流过程中,还收获了很多友谊,能感受到异国文化之间的那种魅力所在,是一个很特别的体验。”
同班的李康怡同学补充,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促进了中美青少年的感情,也让大洋彼岸的师生进一步感受到中国的文化、中国学校的文化。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