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将龙岗打造成一个富有创意、充满活力的“有意思”城区,10月18日,“趣龙岗·妙传承”2025年“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在龙岗区文化馆百师园社会分馆举行。
本次系列活动共安排七场体验,当天举行了木雕金漆·趣艺金工、爱心·斗拱榫卯积木和趣龙岗·皮雕解压工坊三场活动,共吸引近百位市民参与。

活动由深圳市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龙岗区文化馆总馆、深圳市龙岗区文化馆平湖街道分馆、深圳市龙岗区文化馆吉华街道分馆、深圳市龙岗区文化馆龙岗街道分馆、深圳市龙岗区文化馆龙城街道分馆承办。
活动旨在通过深入社区开展多场非遗讲座+体验活动的方式,展示龙岗区非遗保护传承成果,让市民群众沉浸式体验亲手制作精美非遗产品、感受非遗技艺和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更好地促进非遗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爱心·斗拱榫卯积木体验活动中,30名市民与小朋友一起参观了丁全匠作博物馆,这里藏有《古建筑木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丁全收藏的17个匠类、2560件藏品。在博物馆,丁全给大家讲述了家族四代的木艺传承史,讲解古建筑的历史、种类、制作工艺、榫卯积木等知识,现场还与小朋友们生动互动。这个木床为何要用7块拼装?因为7与“妻”谐音,寓意家族和谐;鲁班尺上刻了哪8个字?对,是“财、病、离、义、官、劫、害、吉”……

参观完博物馆后,丁全又带领大家学习并体验榫卯拆装积木。一颗榫卯结构的木制心,如何拆解、拼装?“用好你的小锤子,轻轻捶打侧面,一根木头会先出,再一根根拆解;拆解后,要用磨砂纸打磨,会更好安装……”丁全耐心地向大家演示着。现场,一位小男孩率先完成拼装,并被赋予“助教”的头衔,热心帮助大家完成拆装。


“咱们古人真的很有智慧,通过榫卯结合能制作出这么精美的木制品。既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开发孩子的思维,这次体验真的非常有趣、很有收获!”一位带孩子来参加体验活动的市民对记者说道。
晶报记者 李海若 通讯员 谢绍花 李丹













